国家、资本市场与多元化战略在中国的兴衰——一个新制度主义的公司战略解释框架
本文选题:新制度主义 切入点:公司战略 出处:《社会学研究》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采用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组织分析的理论框架,强调外部制度环境(国家和资本市场)在塑造大公司内部结构和战略中的作用,尤其是权力和合法性在组织变革中的关键角色。基于676家中国上市公司2000-2007年间的财务和公司治理数据以及相关深度访谈资料,本研究发现,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强有力地形塑了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或专业化战略。尽管多元化对业绩不利,但我国公司仍热衷多元化并由此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公司多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国家和资本市场利用其政治和市场权力推行的"最佳"公司战略和组织形式,经由三种"制度同构"机制被企业采纳。本文主要考察了强制性制度同构机制在多元化和回归专业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揭示了我国公司进行战略抉择时的制度和社会原因。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organization analysis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 to emphasize the role of external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state and capital market) in shap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strategy of large companies. In particular, the key role of power and legitimacy in organizational change. Based on the finan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data of 676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07 and related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study finds that, State policies and capital markets strongly shape the diversification or specialization strategy of listed companies, although diversification is detrimental to performance. But our companies are still keen to diversify and thus make our country one of the most diversifi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ountries and capital markets use their political and market power to promote "the best" corporate strategies and forms of organization. Through three kinds of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mechanism adopted by enterprises, this paper mainly examines the role of mandatory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diversification and return to specialization, and thus reveals the institutional and social reasons for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Chinese companie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分类号】:F276.6;F091.34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玲;破产机制的完善与失业保障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姜利军,胡新文;民营企业范畴的界定[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郭洪涛;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是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连接点[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孙秋柏;资产经营的内涵、功能和运作[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田耘;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曹凤岐;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研究——十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刘峰;我国行政伦理失范成因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于唤洲,徐余庆;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对中小企业理论的支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付翠英;关于建构中国企业破产重整制度的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刘金富,徐文国;关于产权理论的几点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郭强华;柏恒;;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控制研究——戴梦德集团公司调研报告[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马广林;徐国君;;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效应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林荣;张振陵;;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会计透明度[A];当代管理会计新发展——第五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胡春燕;;转轨经济中我国市场信任体系的重建[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健梅;;法律与中国经济增长:一个初步实证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任保平;刘丽;;中国30年“经济增长奇迹”:描述、界定与理论解释[A];“改革30年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研讨会”暨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庆方;;中国石油工业上下游产品价格波动协调性:问题和对策[A];第二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礼鑫;朱勤军;;政策过程的研究途径与当代中国政策过程研究——从政治科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出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开位;企业经营者知识资本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2 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胡延华;引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7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9 徐良平;金融媒介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10 郑林;中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德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比较分析及推进战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 唐和平;职业经理道德风险控制——业绩评价与报酬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3 陈瑶;股票期权与上市公司激励机制[D];暨南大学;2000年
4 刘涛;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5 邹飞;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6 岳林继;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张奇;资本结构调整——上市公司治理的新途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8 白静;股份制企业审计若干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邱国平;论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王宏毅;经理层融资收购(MBO)实务与案例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薇;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新制度主义思路[J];经济科学;1998年01期
2 张林;;制度主义中的凡勃伦—艾尔斯传统:文献综述[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4年01期
3 曹杨;;新制度主义的转轨经济学研究[J];理论前沿;2007年02期
4 彭华;;制度变迁中的成本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吴毅,吴淼;制度与国家:来自新制度经济学的政治透视[J];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6 黎明;;公共治理之道——新制度主义途径述评[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7 蒋雅文;新制度主义中国家理论的争论与发展[J];经济评论;2004年06期
8 黄新华;于正伟;;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范式:一个归纳性述评[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3期
9 杨光斌;;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的贡献与误区——一种新制度主义的解读[J];教学与研究;2006年01期
10 陈欣;黄维德;;迎合行为的概念性分析框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小怡;;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小怡;;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赵德余;;从新古典主义到演化制度主义——20世纪社会主义改革的重大理论分歧及其政策后果[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4 黄少安;张卫国;;融合、继承与发展——新、老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及其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孙立平;不平等的根源[N];经济观察报;2004年
2 陶然;转轨中的制度安排[N];经济观察报;2003年
3 董志强;制度何以能自我实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本文编号:1616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1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