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对外贸易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及其驱动因素——以广东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17 10:10

  本文选题:对外贸易 切入点:CO净隐含量 出处:《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利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对外贸易对广东省CO2排放量的影响,并利用Divisia指数分解模型,解释了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投入产出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不利于省内CO2减排,但有利于降低广东省的碳排放强度。Divisia指数分解的结果表明,协调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交叉"作用是降低贸易CO2排放强度的关键;广东省的贸易顺差额是导致广东省CO2净内含量顺差的主要因素,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可以减少CO2贸易顺差,但是这两个效应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use input-output model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oreign trade on CO2 emission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explain the causes of this effect by using Divisia exponential decomposition model.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input-output method show that, Foreign trade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reduction of CO2 emissions in the province, but it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ey to reduce the emission intensity of trade CO2 is to coordinate the "cross" effect of structural effect and technical effect. The trade balance of Guangdong Province is the main factor leading to the surplus of net internal content of CO2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technical effect and structural effect can reduce the trade surplus of CO2, but these two effects play a relatively small role.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09重点项目(09AZD015) 广东省“211”工程第三期研究生创新培养计划项目优博论文(sybzzxm201031)
【分类号】:X196;F7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启荣;;中国出口贸易中的CO_2排放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2 沈利生;;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不利于节能降耗[J];管理世界;2007年10期

3 陈诗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4 黄菁;;环境污染与工业结构:基于Divisia指数分解法的研究[J];统计研究;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卫国;;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均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2 杨振;;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11期

3 冯哲;;我国2007年对外贸易对能源消耗的测算[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张友国;;Th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China's trade growth[J];China Economist;2009年03期

5 沈利生;唐志;;Reducing pollution by adjusting China's trade mix—A case study using SO_2 emissions[J];China Economist;2009年05期

6 李小平;卢现祥;;International trade,pollution industry transfer and CO_2 emissions in Chinese industrie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3期

7 周建;张德远;顾柳柳;;节能减排约束与工业增长模式转型机制研究——基于非参数环境生产函数的上海和全国对比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8 李斌;赵新华;;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9 赵晓丽;洪东悦;;中国对外贸易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基于结构因素分解法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9期

10 沈可挺;李钢;;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评估[J];财贸经济;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媛虹;沈可挺;;碳关税争端及其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黄媛虹;沈可挺;;基于CGE模型的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影响评估[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柯木飞;尹昌斌;;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5 庞瑞芝;李鹏;;中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1985-2009)[A];2011年产业组织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会议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火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关系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2 游伟民;自由贸易与环境污染:理论分析与中国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谢露露;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集聚与互动:观察和解释[D];复旦大学;2011年

4 彭远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多尺度分析和反演[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力;开放经济与节能减排的协调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叶青海;利益协调视阈下不可再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闫云凤;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张炎治;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机理及情景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娜;我国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能源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栾贺平;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3 韩钰;能源约束下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兰;湖北省二氧化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严思佳;碳关税的政治经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长信;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减排潜力及预测[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鞠鲁霞;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贸易战略调整[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珊珊;中国制造业贸易隐含碳估算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李武;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陈曦;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强;庄幸;姜克隽;韩文科;;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8期

2 陈向东;王娜;;国际贸易框架下出口国能耗-环境成本问题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3期

3 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4 沈利生;唐志;;对外贸易对我国污染排放的影响——以二氧化硫排放为例[J];管理世界;2008年06期

5 张军;施少华;陈诗一;;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现有的结果[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6 李小平;卢现祥;朱钟棣;;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8年02期

7 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8 林伯强;何晓萍;;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J];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9 蔡f ;都阳;王美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J];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10 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如清;今年头季度我国钼对外贸易大幅下滑[J];中国金属通报;1999年22期

2 史如;;对外贸易业务知识讲座——第一讲 对外贸易基本政策和制度[J];家具;1995年01期

3 余幼宁;《环境》杂志探索“生态乌托邦”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2期

4 赵丹丹;法国1989年2月与1988年2月的对外贸易比较[J];皮革化工;1989年03期

5 梁嘉俊;;把企业办成对外开放的窗口[J];科技管理研究;1986年03期

6 张俊峰;发展中国绿色食品对外贸易,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年03期

7 钟惠;;广东石化业进入发展加速期[J];中国石化;2006年03期

8 管家骝;;论我国茶叶对外贸易的起源和发展[J];茶业通报;1986年01期

9 ;国家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就稀土出口企业资质标准(草稿)征求意见[J];稀土信息;2005年07期

10 ;外贸经营者违法违规将被公告[J];中国橡胶;2005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2004年云南省对外贸易主要国家(地区)出口总值表[A];云南省国际贸易学会理事会暨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文波;;唐五代泉州社会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兴起[A];“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商务部:明确12种外贸违法行为 违规即被通报[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4 荆亚玲;阎立江;王建敏;王宁宁;林富强;;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A];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农业”征文选[C];2007年

5 何力;;明清时期北京的对外贸易[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史专题研究[C];2007年

6 荆亚玲;阎立江;王建敏;王宁宁;林富强;;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邹本明;宋建伟;;实施标准战略是发展民族自主品牌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A];2006-2007年度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集[C];2008年

8 ;前言[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9 谷克鉴;;中国加入WTO和湖北省对外经济贸易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对策建议[A];中国入世湖北怎么办——加入WTO对湖北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C];2000年

10 王建荣;郭丹英;;澳门——中国清代茶叶外销的窗口[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阎红;前三季度河南对外贸易总额超去年全年[N];国际商报;2008年

2 记者 崔旭;杨崇勇来保调研对外贸易情况[N];保定日报;2008年

3 记者 李玉琢;通辽对外贸易实现大幅增长[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4 刘加勇 张守梅;牡丹江市采取六项措施提振对外贸易[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5 赵有志 记者 张守梅;六条措施提振全市对外贸易[N];牡丹江日报;2008年

6 焦立红 唐勇;前11个月通化各口岸对外贸易成倍增长[N];通化日报;2008年

7 记者 玉珍;区商务厅力保对外贸易稳定增长[N];西藏日报;2009年

8 陕西省副省长 景俊海;在危机中寻求机遇 在逆境中力求对外贸易突破发展[N];陕西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意轩;黑龙江对外贸易逆势而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 戴松军;千方百计保持对外贸易平稳增长[N];国际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许德友;对外贸易与产业地理[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李洪武;我国出版物对外贸易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王文妮;老挝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劲松;中国家具对外贸易与产业成长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罗忠洲;汇率波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晓华;中国贸易增长模式的调整[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潘益兴;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党远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胡均民;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外贸结构升级[D];湖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惠钧;湖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红娜;对外贸易对吉林省经济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尹珂;四川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阮文达;越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鲁玉芬;中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芬;长株潭城市群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7 马学文;论我国服务贸易的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2009年

8 刘雯;绿色贸易壁垒与绿色技术创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陈m"然;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栾广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24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24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d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