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国际金融危机后演化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

发布时间:2018-03-20 12:09

  本文选题:国际金融危机 切入点:演化经济学 出处:《教学与研究》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论证了演化经济学与如下经济政策焦点之间的关系:创新驱动的经济、实际工资而非GDP是衡量国富国穷的首要标准、恢复实体经济、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民经济比国际贸易更为重要,并预测了演化经济学发展的四个新趋势:演化经济学在21世纪有可能成为与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相并列的三大经济政策范式之一;一种以演化经济学为主要基础的替代"华盛顿共识"的"新共识"正在逐渐形成;扩大研究范围并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综合;金融问题特别是主权信贷以及金融如何为创新和实体经济提供廉价融资将成为演化经济学新的研究重点。
[Abstract]: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the following economic policy focal points: an innovation-driven economy, real wages rather than GDP are the primary criteria for measuring the poverty of rich countries, restoring the real economy, and seizi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our new trends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re predicted: in 21th century, evolutionary economics may become one of the three economic policy paradigms juxtaposed with liberalism and Keynesianism; A kind of "new consensus", which is based on evolutionary economics, is gradually forming in place of "Washington consensus", which expands the scope of research and synthesizes its theoretical system. Financial problems, especially sovereign credit and how finance provides cheap financing for innovation and real economy, will become the new focus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学派与美国内需主导型的工业化道路——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借鉴研究”(项目号:10BJL00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69.9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贾根良;黄阳华;;德国历史学派再认识与中国经济学的自主创新[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有限的均衡,无限的演化——演化经济学人陈平教授寄语[J];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0年01期

2 贾根良;马国旺;;第三种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索者——贾根良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3 ;第三届中国演化经济学论坛暨年会简报[J];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0年02期

4 王焕祥;;理解新演化政治经济学:复兴及其理论进路[J];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0年01期

5 李慎明;;国际金融危机在深化 马克思主义在复兴——在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5届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词[J];海派经济学;2010年02期

6 丁晓钦;;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访青年经济学家孟捷[J];海派经济学;2009年03期

7 韩建新;;国际金融危机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历史走向——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张雷声[J];海派经济学;2009年04期

8 ;信息传递[J];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9 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第三种经济学体系的综合与创新[J];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10 郑春勇;;西方学术界关于协同演化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评价[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鞠立新;;论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国际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中的若干剖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2 扬弃;;从国际金融危机看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异[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3 商孟华;;演化经济学方法论述评[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凯南;;不完全合同理论——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分析视角[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凯南;;西方演化选择理论新进展[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黄少安;孙圣民;;新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比较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凤义;;资本主义多样性研究的方法论探讨——新古典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比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8 傅沂;刘汉民;吴丽锋;;路径依赖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演变研究——从新制度经济学到演化经济学的转变[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商孟华;;新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综述和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华中煜;;关于马克思《资本论》视野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春学 谢志刚;国际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黄凯南;演化经济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展望[N];光明日报;2010年

3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蓬勃发展的演化经济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西南财经大学 张合金 王辉;浅析演化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9年

5 贾根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演化经济学:第三种经济学理论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陈劲 王焕祥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演化经济学:由经验实证走向逻辑实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 李克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N];人民日报;2009年

8 余斌;《揭开经济危机的底牌》简评[N];人民日报;2010年

9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的综合:第三种经济学体系的发展[N];光明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陈汉光 实习生 陈丽娜;市经济学会研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N];闽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燕;产业组织变迁的演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傅沂;产业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陆瑾;产业组织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王蓉;理解制度的演化[D];辽宁大学;2008年

5 王谦;基于演化结构的产业发展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6 王覃刚;制度演化:政府型强互惠模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微微;基于演化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罗昌瀚;非正式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杜金沛;高新技术经济发展:技术、制度与资本的耦合[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10 叶建亮;交易扩展中的信用——一个制度与组织的视角[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方华;演化经济学的方法论探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2 王江波;经济演化及其突现机理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林智;创新理论与政策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蔡晓倩;基于演化经济学的旅游目的地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李伟丽;生物进化与技术创新演化的同构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6 刘宗梅;产业融合类型与产业演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洪莲;技术进步与并购的互动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叶延转;从消费主义视角探析国际金融危机[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胡骋科;制度变迁的方式及其对效率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5年

10 孙斐;演化范式下中国自主创新导向型公共科技管理制度及框架思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39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39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d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