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消费决策与幸福:动机—精神力
本文选题:幸福 切入点:双元系统 出处:《经济学(季刊)》2012年03期
【摘要】:精神与物质并非全然等价,漠视心理机制,侈言幸福。本文不仅内生化传统经济学的偏好,引入心理学对人类心智需求的观点,建构一套同时考虑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幸福模型(动机—精神力场—行为假说),考量情绪与理智并存以及交互运作的本质。模型中理性的代理人透过消费与心理特征取得,达成目标;而掌管情绪系统的委托人除根据本能性、社会性与潜在的我世界三种动机,订定目标外,也对代理人的行为结果进行幸福评价。本模型不仅更完整呈现幸福的形成与演进,也揭示多元的心理哲学意涵,并合理解释若干幸福的疑义。
[Abstract]:Spirit and material are not completely equivalent, ignor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waste happiness. This paper not only introduces the preference of traditional economics of biochemistry, but also introduces the viewpoint of psychology to human mental needs. A set of happiness models (motive-mental field-behavior hypothesis) which considers both material and spiritual needs is constructed to consider the nature of the coexistence and interaction of emotion and reason. In the model rational agents are obtained through consumption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lient in charge of the emotional system, in addition to setting goals according to the three motivations of the instinctive, social and potential self world, This model not only present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happiness, but also reveals the implications of multiple psychological philosophy, and reasonably explains some doubts about happiness.
【作者单位】: 淡江大学经济学系;
【分类号】:F014.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惠雄;;快乐理论的跨学科演绎:一个研究综述[J];财经论丛;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有光;社会选择的基本问题与人际可比基数效用的悖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林菡密;孙绍荣;;控制骗购经济适用房行为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3 伍青生;钟展;;用工企业为农民工缴纳保险的意愿与激励机制研究——基于对长三角用工企业的调查[J];保险研究;2010年05期
4 张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估的行为决策框架与锚定效应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5期
5 陈惠雄;快乐 福利 人本主义──与黄有光院士的有关讨论[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6 陈惠雄,刘国珍;快乐指数研究概述[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陈惠雄;吴丽民;;国民快乐指数调查量表设计的理论机理、结构与测量学特性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何红渠,肖瑛;基于期望理论的纳税遵从行为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3期
9 杨善林,王素凤,李敏;国有企业经营者负激励机制设计——“油锅合同”模型解析[J];财经研究;2005年09期
10 张树德;带有价格波动项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研究——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均衡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洁;朱建军;刘思峰;;基于前景理论的随机概率信息群集结模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崇福;;推动我国风险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旭;陈森发;;恶劣天气下的用户出行路径选择行为建模[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咏梅;彭民;李立;;基于前景理论的随机市场需求订货模型研究[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5 胡军华;周益文;;基于前景理论的多准则决策方法[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6 林萍萍;刘树安;王庆;;基于极大极小风险收益因子的资产组合模型[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7 陈荣;;小概率权重高估的边界条件及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国成;隆云滔;;不对称投资行为的市场效应与计算实验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海燕;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幸福感评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侯文杰;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3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徐红利;基于有限理性的城市交通系统均衡与拥挤收费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淑珍;不确定条件下个体选择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孙晓梅;多源交通信息下的动态路径选择模型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江奇;“小产权房”购买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敏;项目进度管理的行为不确定性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孙春晓;公司治理、剥离决策与剥离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亢雄;基于伦理与心理视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贵添;股票市场价值函数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余璐;CEO激励对公司创业导向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3 韩婷婷;浙江省企业管理者风险决策态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杜微微;中国机构投资者处置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苏宇;基于前景理论的随机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徐兆军;风险态度及概率水平、任务框架对风险决策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军友;基于最优反应动态机制的发电商竞价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8 王莹莹;新农村建设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的农户行为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周利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的借鉴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罗禹;不同类型罪犯在爱荷华赌博任务中的决策功能缺陷[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为桥;心理福利的概念与范畴——关于福利的心理学思考[J];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2 陈惠雄;“快乐”的概念演绎与度量理论[J];哲学研究;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话;;财富追随幸福的人[J];大众理财顾问;2009年02期
2 童话;;财富追随幸福的人[J];进出口经理人;2009年03期
3 顾明;;做一个幸福的股民[J];股市动态分析;2009年35期
4 鄢和平;;员工职业幸福感让企业价值最大化[J];中国农资;2010年06期
5 马云;;马云:做最具幸福感公司[J];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01期
6 戈干;;幸福之源在比下有余[J];冶金企业文化;2011年01期
7 ;和谐是幸福之本[J];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06期
8 本刊评论员;;让“十二五”充满幸福感[J];中国财政;2011年07期
9 ;幸福是生产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07期
10 乔尼娜;;到农村享福去![J];新远见;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新生;;农村初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心理剖析及转化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 梅松丽;寇长贵;于雅琴;张迪;陈艳芬;;网络成瘾大学生人格障碍倾向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杨维杰;;农高职大专生心理特征及其引导[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蓉;王慧;;早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丁雪琴;陈勇嘉;;我国男子足球运动员某些心理特征的调查及问题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徐冬玲;刘卫权;;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A];全国第5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涂超君;;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秀云;;青年初发心绞痛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9 张丽萍;;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对策[A];全国第六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顾翠萍;;“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素质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晓京;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给百姓增加幸福感[N];沈阳日报;2011年
2 见习记者 李仁平;幸福感是什么?[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3 万应慧;做好事会有不可取代的幸福感[N];辽宁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刘艺 本报通讯员 朱朝峰;“亮剑”背后的安全幸福感[N];广西日报;2011年
5 李江涛;分享能增强幸福感[N];贵阳日报;2011年
6 市教育局教工委副书记 郭庆俊;打造最有幸福感的教育[N];厦门日报;2011年
7 上高中学 杨娟;怎样才能让教学产生幸福感[N];学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康庆;科学治理 市民幸福感提升 城市竞争力提升[N];成都日报;2011年
9 李辉 记者 郭明;提升满意度 增强幸福感[N];中国质量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咸凯慧;“五城联创”提升辽源人民的幸福感[N];辽源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2 任海燕;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幸福感评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潘春阳;中国的机会不平等与居民幸福感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周艳;智能空间中定位参考点的优化选择及误差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5 张登浩;基层党政干部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与幸福感[D];北京大学;2008年
6 田若飞;社会控制论视角下的教育与幸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甫永民;村干部职务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张雪芳;可转换债券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卫忠;江阴市农村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艳;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金凤;山东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蒋莉;康定县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青华;社会幸福感心理结构的跨群体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赵姗;高中教师胜任力、教学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罗t,
本文编号:1654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5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