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苏轼“儒道合一”的经济思想
本文选题:苏轼 切入点:儒家 出处:《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9期
【摘要】:北宋多元复合型的文化氛围极大地影响了苏轼的人生哲学和学术思想。在他的经济思想中,"儒道合一"的特点非常突出,这主要体现在他的民富思想、节用思想和渐变思想。"儒道合一"的经济思想使得他不是随波逐流地完全依附王安石和司马光,而是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进而彰显了自己的独立人格。
[Abstract]:The pluralistic and complex cultural atmosphere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greatly influenced Su Shi's philosophy of life and academic thought. In his economic thought,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was very prominent, which was mainly reflected in his thought of people and wealth. The economic thought of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makes him adhere to Wang Anshi and Si Maguang instead of following the trend, but always insists on his own opinion, and then shows his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作者单位】: 哈尔滨商业大学;
【分类号】:F09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马茂洋;;《聊斋》的宗教美研究[J];蒲松龄研究;2011年03期
3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陆建华;孙以楷;;以道观礼——老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王国良;;朱熹理学的传播与徽州和谐社会的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查屏球;;名家选本的初始化效应——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在宋代的流传与接受[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詹向红;论老庄生态智慧与生态旅游价值取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李佳;;中道自然的渐行渐远——以皎然“至丽而自然”说为中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崔文彬;;试论苏轼的排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高春花;;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朱欢欢;;苏轼科技活动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周兴涛;;宋代武学的教学管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屈直敏;;从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看唐代的知识、道德与政治秩序[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7 朱承;;朱熹格物学说的倾向和矛盾[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白茹冰;;唐代长安城牡丹的引种与传播[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艳艳;慈波;;岑毓英奏折所反映的越南社会景象[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10 李乾耀;;《论语》与《儕子》中的孔子——“为学”与“为道”的两种思想[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4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6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7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程静;中西创世纪神话对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莎;老子“道”的管理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詹伟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程伊杰;贾谊、晁错政论散文对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yN;北宋亭台楼阁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宝柱;易安体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笑撰;刘少奇对外开放的经济思想之我见[J];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03期
2 费菊瑛;刘少奇建国初期经济思想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顾行超;;对毛泽东私营经济思想的创新及其意义——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邵志刚;;汉密尔顿的古典经济思想[J];世纪桥;2007年01期
5 杨蕤;;北宋时期经济思想的转型[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刘毅;孙洋;;论横井小楠的经济思想[J];理论界;2008年11期
7 张俊英;;近三十年以来范仲淹经济思想研究综述[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李素贤;论刘少奇经济思想的基本特点──纪念刘少奇诞辰100周年[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9 陈明祥;试论刘少奇经济思想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徐军,胡继堂;从孙中山经济思想看实现中国完全统一中经济因素的地位和作用[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石世奇;;论欲望、稀缺与先秦经济思想[A];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C];2002年
2 荆佳佳;;论杜佑对于管子经济思想的继承[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3 马晓珍;;浅析孙中山的经济思想——研究《实业计划》及当代价值[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顾钰民;;《资本论》中的制度经济思想研究[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侯典芹;希腊古风古典经济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孙智君;民国时期产业经济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3 赵麦茹;先秦诸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D];西北大学;2007年
4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刘平;中国转型期反腐介廉的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郑冬晓;胡锦涛经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翟建宏;管子经济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占红;李大钊经济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张鹏;中国近代产业经济思想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熊慧;刘少奇与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比较略论[D];湘潭大学;2006年
4 梁永康;“西学东渐”与晚清经济思想的近代化(1860-1911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景春梅;司马迁与亚当·斯密经济思想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祝艳华;中古时期英国农民的经济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7 赵R,
本文编号:1661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6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