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对产业生态理论基本假设的国别检验

发布时间:2018-03-27 07:14

  本文选题:产业生态 切入点:Logistic增长模型 出处:《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年06期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利用PWT 7.1所提供的1950~2010年间189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GDP总量和人均GDP数据,对它们的变化是否能够拟合生态理论中的种群增长模型进行经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上述三个变量与Logistic增长模型均有较好拟合,因此,本文的检验结果并不能对产业生态理论这一基本假设进行证伪。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uses the PWT data provided by PWT 7.1 for 189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period from 1950 to 201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ove three variables fit well with the Logistic growth model. The test results of this paper can not falsify the basic hypothesis of industrial ecology theory.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与协调发展研究”(10BJL048)
【分类号】:F06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娄美珍;俞国方;;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当代财经;2009年01期

2 钟方雷;徐中民;张志强;;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差异辨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4期

3 林建永;汤进华;;工业增长的资源与环境制约——兼《增长的极限》一书介绍[J];发展研究;2010年02期

4 王贵明;邓伟根;;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关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6期

5 马凌;潘伟静;;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9期

6 苏敬勤;刁晓纯;;基于产业生态网络的中国产业发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S1期

7 李慧明;左晓利;王磊;;产业生态化及其实施路径选择——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崔玉影,邹翠霞,王崇杰;用参数空间逐点寻优法拟合逻辑斯谛曲线的探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9 董江水;;应用SPSS软件拟合Logistic曲线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俞国方;娄美珍;;回顾与前瞻: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吉荣;郭菊彬;张昆;;基坑沉降预测的Logistic生长模型及其适用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2 杨光;陈若礼;张存岭;陈锋;杨义法;;淮北小麦灌浆特性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3 池静波;黄玉萍;何江勇;杨国江;樊庆鲁;;滴灌条件下不同产量棉花氮磷钾积累的模拟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4 刘超;陈若礼;张存岭;赵太宇;;小麦花后粒茎质量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5 毕可姣;;河北省木兰林管局山杨天然次生林生长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0期

6 徐中民;程国栋;;生态经济研究中的整体性视角[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7 徐中民;钟方雷;;生态经济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初探[J];冰川冻土;2011年05期

8 吴鹏举;纪传伟;张艳芳;;区域生态产业链构建优劣势条件与途径分析——以东莞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5期

9 李电生;夏国建;;基于结构熵理论的供应链系统有序度评价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王冬梅;冯震;;改进泊松模型在路基沉降中的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贾挺进;毕铃;周晓阳;杨惠芳;赵梁军;;不同品质切花菊‘神马'插穗生长模型及收获整齐度研究初探[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2 李婷;段东平;;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研究——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孟祥林;;发展误区与思路创新: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生态化问题研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肖礼华;尹华东;赵小玲;刘益平;朱庆;;二郎山山地鸡的生长曲线拟合分析[A];中国家禽科学研究进展——第十四次全国家禽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万山;;生态环境管理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综述[A];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研究[C];2008年

6 田晓刚;谢强;方自力;王蒙;;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与展望[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韩斌;;云南资源型产业的生态转型[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4分会场: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波;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李艳;基于产业集群的氯碱生态工业园模式与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4 尹明;汽车产业成长影响变量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董颖;企业生态创新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梓;欧美107杨苗木精准灌溉施肥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曲丽丽;林业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机理与拓展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朱丽;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指标体系及稳定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蔡仲秋;资源型企业群落脆弱性形成机理及其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亮;当归反季育苗及主要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魏增强;生态工业网络环境下的企业成长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军丽;面向市场经济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尹峰;广州市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严伟宾;城市森林游憩项目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张运;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孙军龙;月龄对肉用羔羊生产性能及肌肉H-FABP基因表达量影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范冲;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沉降预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丽丽;基于Logistic模型的风险投资集群共生演化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超然;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问题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东景,徐中民;干旱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地区为例[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2 雷健,潘黎;中国企业集团多样化经营战略研究——西方近期研究成果之借鉴[J];商业研究;2005年10期

3 王如松;产业生态学与生态产业研究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6期

4 毕秀水;;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前提局限——基于自然资本约束的马克思主义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5 孙大鹏,苏敬勤;生态工业园价值链分析及管理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陈东景;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J];地理学报;2001年05期

7 程国栋,徐中民,徐进祥;建立中国国民幸福生活核算体系的构想[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8 张志强,孙成权,程国栋,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趋向[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6期

9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当代生态经济的综合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6期

10 龙爱华,张志强,苏志勇;生态足迹评介及国际研究前沿[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颜京松;王如松;蒋菊生;任景明;;产业转型的生态系统工程[A];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兆华;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飚;陈雪梅;;论产业生态的动力机制[J];长白学刊;2009年05期

2 王育民;;高科技产业生态与林业产业的竞争力[J];林业经济;2000年03期

3 罗仁会;;开的产业生态系统最优产业单链的搜寻[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年02期

4 滕淑珍;;产业生态管理: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J];商场现代化;2007年22期

5 李云燕;;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与管理方法[J];生态环境;2008年04期

6 熊世伟;上海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7 赵宗更,王晓凤,郭凤兰;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模型初探[J];经济师;2004年03期

8 贾秀海;;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那罡;;构筑开源生态链[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年25期

10 汪永平;饶爽;袁玉俊;;加快构建符合循环型经济的核工业产业生态系统[J];中国核工业;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军;;基于能值方法的燃料乙醇产业生态系统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张汉江;李海霞;;构建和完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3 武慧君;;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生态系统构建[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龚艳;;盐城旅游资源整体化开发研究[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黄宝荣;张慧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探讨[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曾抗美;谢嘉;;城市人口规划与大气污染控制———从保护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角度研究成都市人口规模[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7 王学萌;郝永红;;中国总人口灰色动态预测结果的验证与分析[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高红霞;;上海新闽商的群体构成与社会生活[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9 严晓萍;;老年人养老场所需求分析[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安介生;;论明代山西藩府势力膨胀与侵占民地问题[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司长 丁文武;建设产业生态系统 健康发展开源软件[N];中国电子报;2005年

2 赛迪顾问计算机产业研究中心 孙会峰;构建自主信息产业生态系统迫在眉睫[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3 中国人口学会 张敏才;美国高度关注本国人口数量[N];中国人口报;2005年

4 方军;产业生态系统演变[N];经济观察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马洪香;山东:促进人口数量与经济协调发展[N];联合日报;2011年

6 吴钢;平台运营: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竞争焦点[N];人民邮电;2010年

7 记者 万强 通讯员 朱小伟 屠耸丽;我市百岁寿星10年增3倍[N];嘉兴日报;2011年

8 周永康;控人口数量 建生态屏障[N];中国人口报;2000年

9 陆铁琳;人口数量不是决定因素[N];健康报;2002年

10 严剑锋;LTE产业生态系统渐成熟[N];人民邮电;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丽;纺织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D];东华大学;2012年

2 张晶;产业生态系统的定量解析与评价及仿真[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鲍丽洁;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张攀;复合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评价和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余平;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产业竞争力分析[D];东华大学;2010年

6 刘巧绒;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虞震;我国产业生态化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8 刘军;高新技术产业化生态机理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9 张萌;工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邓华;我国产业生态系统(IES)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向丽;创意产业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2 占李桢;基于演化博弈的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3 侯银莉;湖南省人口数量及结构的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郭晋飞;生态系统视角下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5 董雪静;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高新区发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张慧;基于产业生态理论的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7 龙海;试论民国时期卢作孚在北碚的卫生建设对人口和社会发展的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8 刘士岭;试论明代的人口分布[D];郑州大学;2005年

9 马宾涛;科学发展观关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探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10 骆小琴;重庆市人口预测与控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70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70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4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