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污染物排放量增长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7 15:18

  本文选题:脱钩 切入点:污染物排放 出处:《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3期


【摘要】:污染物排放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本质之一就是污染物排放减量化直至去污化,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共生。选择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烟尘作为污染物指标,GDP、工业增加值和消费支出作为经济指标,进行脱钩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0年,污染物排放量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总体上处于增长弱脱钩和强正脱钩,但是部分污染物排放量脱钩状态出现短暂的恶化情形。结构性分析发现:生活领域的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对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体脱钩影响显著;工业SO2排放直接决定着SO2总量脱钩状态;生活烟尘对烟尘脱钩状态产生扰动性影响。
[Abstract]:One of the decoupling nature of pollutant emission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is that pollutant emission is reduced to decontamination, and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symbiosis is realized. Sulfur dioxide and soot are used as the indicators of pollutants, and industrial added value an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re used as economic indicators for decoupling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missions of pollutants were decoupled from economic growth in general in the state of weak decoupling and strong positive decoupling between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from 1998 to 2010.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wastewater, COD and NH3-N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overall decoupling of wastewater, COD and NH3-N. The industrial SO2 emission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total SO2 decoupling state, and the domestic smoke has a disturbing effect on the soot decoupling state.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107)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课题(20113204110005)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林业大学生态经济研究中心)重大项目(2010JDXM018)
【分类号】:F124;X19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方道;沈正平;张敬;佟连军;;基于脱钩模型的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以徐州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2 陈延斌;董大朋;陈才;;山东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的计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3 吴开亚;刘晓薇;朱勤;张浩;;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关系研究——基于物质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4期

4 刘丽敏;杨淑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下企业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约束机制探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马歆;;多目标共生性绿色肉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河南大用集团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6 李志萌;;生态保护区环保与经济和谐共生发展研究——以东江源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7 赵一平;孙启宏;段宁;;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响应关系研究——基于相对“脱钩”与“复钩”理论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6年03期

8 王谦;高军;;我国不同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检验[J];科研管理;2011年07期

9 张智光;;实现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林业绿色供应链模式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齐振宏;王培成;冉春艳;;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产业链共生耦合研究理论述评[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野;张静;张应川;李远伟;邓仕槐;;工业废气与经济发展的过程分解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王远;陈洁;周婧;王义琛;陆根法;;江苏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9期

3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by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During 1998-2007[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年01期

4 朱艳春;张平淡;牛海鹏;;基于文献计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评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7期

5 查建平;唐方方;傅浩;;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工业经济增长——一个脱钩理论视角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6期

6 赵兴国;潘玉君;赵波;和瑞芳;刘树芬;杨小燕;李会仙;;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时空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6期

7 仇方道;沈正平;张敬;佟连军;;基于脱钩模型的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以徐州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8 李忠民;庆东瑞;;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脱钩实证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汪奎;邵东国;顾文权;岑栋浩;谭学智;杨丰顺;;中国用水量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2011年03期

10 袁鹏;程施;;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库兹涅茨曲线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润润;邓祥征;赵永宏;郑新奇;;鄱阳湖流域经济增长与氮磷排放关系[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卞丽丽;周敏;葛世通;;我国东部地区循环经济型矿区系统构建实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3 陆钟武;王鹤鸣;岳强;;脱钩指数的理论研究——及脱钩曲线图和国家级实例[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大会报告)[C];2010年

4 胡智超;邹健;龙花楼;;中国耕地资源变动与非农经济发展的脱钩研究[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5 张学刚;;“经济发展-政府规制-公众参与”的环境影响分析框架及实证[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6 段跃芳;张绪宝;;三峡库区农村生态产业链稳定机制探讨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政产学研用结合,促进企业创新与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闽军;;福建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探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智光;;基于共生空间的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演化理论[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4分会场: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怀c,

本文编号:1672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72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b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