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萨金特对理性预期学派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8-03-28 05:23

  本文选题:理性预期学派 切入点:诺贝尔经济学奖 出处:《思想战线》2012年04期


【摘要】:正在全球金融危机深化大背景下,倡导新经济自由主义的理性预期学派受到关注,该学派的主要代表托马斯·萨金特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萨金特是理性预期学派奠基者和最新观点的阐发者。一、受到质疑的政策无效性命题托马斯·萨金特一直是罗伯特·卢卡斯的长期合作者,并共同作为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学术界认为将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1995年的诺贝尔奖最终只授予了罗伯特·卢卡斯,原因之一也在于其提出的"政策无效性"命题及相关理论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
[Abstract]: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deepening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school of rational expectations, which advocates neo-economic liberalism, has received attention. Thomas Sargent, the princip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school, won the 2011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Sargent was the founder of the school of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an interpreter of the latest ideas. Thomas Sargent, a long-time collaborator of Robert Lucas and a leading representative of the school of rational expectations, is regarded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s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However, the 1995 Nobel Prize was awarded only to Robert Lucas, one of the reasons being that his proposition of "policy ineffectiveness" and related theories were questioned by many scholars.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91.35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建新;理性预期理论述评[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1期

2 张青;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及其理性预期理论[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3 解佑贤;;和谐发展之道——对理性预期学派的一点认识[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年04期

4 陈杰;卢卡斯和理性预期学派:宏观经济学的新革命[J];晋阳学刊;1996年04期

5 高晓秋;;理性预期学派理论及其对我国现实经济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2008年05期

6 李松龄;公平、效率与政策效果——理性预期学派的公平、效率与分配观[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傅殷才;当代西方“开放经济”与“理性预期”理论[J];江汉论坛;1988年03期

8 姚莹;浅谈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冲突主线及其内在逻辑[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黄洁;;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及其政策意义[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5期

10 章向平;;芝加哥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的争论[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启瑜;刘廷元;邓翔;;从理性预期假说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199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的学术贡献[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2 林木西;;中国改革开放30年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3 高进云;乔荣锋;;国外关于福利计量的研究述评及其对我国资源环境政策的启示[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4 朱宪辰;徐扬;缪爱军;黄凯南;;偏好稳定的生物学基础[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雷建炎;;我所看到的美国经济学[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6 胡代光;;评析凯恩斯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梁言顺;;实现低代价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周方;;“科技进步”完全体现为“规模经济”[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王志伟;;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及其当前政策的基本认识[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10 涂宇清;;关于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的分析与思路[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勇;新科诺奖得主,专攻通胀与失业[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2 ;他们解决了亚当·斯密留下的难题[N];南方周末;2007年

3 周鹏;当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奠基人[N];光明日报;2006年

4 记者 吴平;两位美国学者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陈支农;费尔普斯的贡献与价值[N];学习时报;2006年

6 高小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成群结队来中国[N];南方周末;2005年

7 资深财经人士 李华芳;别拿诺奖当令箭[N];经济视点报;2007年

8 梅新育;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习什么?[N];国际商报;2009年

9 孙晓胜 李江涛 江国成;经济起飞了,中国何时领回诺贝尔奖?[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谢志刚;扔掉微观经济学教科书[N];中国财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毛增余;斯蒂格利茨与转轨经济学[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2 余剑梅;不确定性条件下个人选择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姚明霞;西方理论福利经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军;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统计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2 张朋;理工学科与现代经济学的不解之缘[D];山西大学;2006年

3 边晓辉;中西方经济学家成长机制比较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9年

4 周兴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与克拉克奖得主拉宾行为经济学思想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潘凤;阿马蒂亚·森自由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杰;西蒙的有限理性说与卡尼曼的行为经济思想比较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7 路春婷;基于文献计量的科斯与威廉姆森比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顾海溶;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批判[D];苏州大学;2007年

9 周丽洁;经济学专业大学生决策的有限理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海珠;西方经济危机理论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74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74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e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