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知识溢出的测度模型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03-29 17:54

  本文选题:知识溢出 切入点:测度模型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结合知识溢出对区域和国家经济增长影响进行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研究的趋势和热点。其中,知识溢出的测度问题一直是该领域的难点,而模型的成功选取决定着实证研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从知识溢出的内涵出发,对目前国际国内知识溢出的主要测度方法——知识生产函数法、全要素生产率法、极值边界分析法、成本函数法、技术流量法和文献跟踪法及其模型进行了总结归纳,对各种模型主要研究的问题、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等进行了评价,希望为知识溢出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帮助。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ing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spillover on regional and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have become the trend and hotspo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research. The measurement of knowledge spillover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his field, and the successful selection of models determin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operability of empirical research. The main measurement methods of knowledge spillover at home and abroad,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metho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method, extremum boundary analysis method, cost function method, technical flow method, literature tracking method and their models are summarized and summarized.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main research problems, applicable condition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odels, hop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help for empirical research in knowledge spillover field.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YJC790010)
【分类号】:F06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任志安;王立平;;知识生产函数研究的演进与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2 李强;韩伯棠;李晓轩;;知识生产函数研究与实践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01期

3 赵红专;翟立新;李强;;知识生产函数及其一般形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选挺;刘云;王文平;;基于知识生产函数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绩效评价研究[J];兵工学报;2009年S1期

2 王艳芳;刘云;刘喜珍;;数理学部青年科学基金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张秀武;胡日东;;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4 李国平;王春杨;;我国省域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和时空演化——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实证[J];地理研究;2012年01期

5 李真;盛昭瀚;孟庆峰;;基于知识溢出效应的产业创新集聚演化[J];系统工程;2011年04期

6 汤易兵;张勇;;基于三维螺旋模式的知识投入和产出结构性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8期

7 韩彦;曹广喜;;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林洛阳;王慧红;;基于AHP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影响因素分析[J];福建农机;2012年04期

9 任志安;王立平;;知识生产函数研究的演进与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10 赵勇;白永秀;;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惠芳;吴敏洁;徐晟;陈辉;;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中部地区知识吸收能力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咏丽;跨国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张晓宁;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王天骄;FDI对中国内资汽车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玲;基于知识流动的创新活动空间分布演化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战仁;地理空间视角下我国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时空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文超;高技术产业生态转型的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曾冰;基于知识吸纳的老工业城区转型发展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晓露;环渤海经济圈FDI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毕晓琳;海洋知识溢出及其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彭昌奇;研发资本、劳资关系、市场制度与区域技术创新[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于霞;我国知识生产函数估计及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洪波;省域创新的影响因素与知识溢出效应的空间统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刘昱含;基于创新视角的我国科技园区发展状况评价[D];湖南大学;2010年

7 白利娟;陕西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庞娟;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冲;我国区域专利创新效率差异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陈辉;我国区域空间知识溢出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韧;丰吉闯;;知识溢出的测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7期

2 王立平;;我国高校R&D知识溢出的实证研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5年12期

3 赵勇;白永秀;;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4 宁军明;;知识溢出测度方法评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8年05期

5 赵勇;白永秀;;知识溢出测度方法研究综述[J];统计与决策;2009年08期

6 盛垒;;西方空间知识溢出研究进展探析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年10期

7 李强;韩伯棠;李晓轩;;知识生产函数研究与实践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01期

8 苏方林;;省域R&D知识溢出的GWR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9 梁琦;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新理论解释[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10 吕忠伟;;R&D空间溢出对区域知识生产的作用研究[J];统计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滕丽;;区域知识溢出路径的计算分析[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义平;陈琳;;旅游环境承载力测度模型研究[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廖邦固;;社会/居住空间分异测度模型研究进展[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赵立雨;师萍;;创新活动中企业间知识溢出效率测度模型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戴爱明;;基于熵权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估测度模型[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5:现代社会危机管理与风险决策[C];2009年

6 欧阳旭;刘云;;企业对跨国公司R&D知识溢出吸收能力评价体系构建[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加猛;张智光;;基于LBCT四维演变的林业产业链测度模型[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邓晓玲;张绍良;胡璐;;农地流转市场信息不对称影响及其测度模型[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雪荣;;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测度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林涛;;我国产业集群概念辨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奎;杨浦读江:知识溢出涌洪波[N];益阳日报;2010年

2 吴一彦邋摘编;如何更好地获取跨国公司的“知识溢出”[N];科技日报;2007年

3 特约评论员 刘晓忠;美债的黄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永呈文;创新是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何苗邋董林;知识创新助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6 曹滢 高露 刘晓莉 白雪;跨国公司纷涌中国搞研发[N];经济参考报;2007年

7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 陈柳钦;缄默知识是集群创新不可或缺的变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8 绍兴市委党校 刘孟达;发展创业型经济 防范产业集群风险[N];绍兴日报;2008年

9 张东风;企业集群与国家竞争力[N];中国企业报;2006年

10 记者 王春;同济杨浦合力打造知识经济圈[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艳艳;面向企业的大学知识溢出机制与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徐文;医疗知识溢出与中国医疗难题[D];山东大学;2012年

3 刘丽;标准知识溢出规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孙兆刚;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与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张琳琳;证券市场下方风险测度模型及市场风险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曹群;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袁胜军;信息资源视角的客户忠诚模型与管理体系构建[D];同济大学;2007年

8 张扬;社会资本和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戴建华;动态联盟构建及运行过程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陈丹;产业技术创新传导机理及测度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雪梅;知识溢出的统计测度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于霞;我国知识生产函数估计及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3 艾娇;山东省知识溢出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琛;创业知识溢出理论与实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刘伟;区域R&D投入与创新系统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陈蕴涵;技术创新、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张愉;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政策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8 于雪;知识溢出对跨国企业选址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韩十甲;信息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匡;基于虚拟空间接近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82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82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9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