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可计算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的演化脉络与应用前景展望——一个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18-03-29 20:42

  本文选题:可计算一般均衡 切入点:社会核算矩阵 出处:《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通过系统梳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CGE模型发展和应用的研究文献发现:目前求解CGE模型的方法和软件虽然比较成熟,但在动态递归分析和宏观嵌套与闭合方面还不够完善,CGE模型在理论假设、数值获取、模型校准、参数估计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还存在着种种缺陷,一定程度上制约了CGE模型实验效果和政策分析作用的发挥,不过随着CGE模型在模块构造、嵌套闭合以及动态递归技术上的突破,动态CGE分析技术在提高中长期预测和决策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方面将会发挥更加巨大的优势。
[Abstract]:By combing in recent decades of research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GE model and found that: the method and software for solving the CGE model is relatively mature, but in the dynamic recursive analysis and macro nesting and the closure is still not perfect, the CGE model in the theory hypothesis, numerical model acquisition, calibration,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application etc.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ects, restricts the effect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model CGE and policy analysis of the play, but with the CGE model in the module structure, nested closed and dynamic recursive technology breakthrough, dynamic analysis of CGE technology in improving the long-term forecast and decision accuracy and scientific aspects will play a huge advantag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海通证券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31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0YJA79019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484)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790044、12JJD790034)
【分类号】:F0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金艳鸣;黄涛;雷明;;“西电东送”中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基于三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0期

2 王林秀;邹艳芬;魏晓平;;基于CGE和EFA的中国能源使用安全评估[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4期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陈昌盛;许召元;崔小勇;;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4 翟凡,李善同,王直;关税减让、国内税替代及其收入分配效应[J];经济研究;1996年12期

5 姚昕;孔庆宝;;中国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及其宏观影响[J];金融研究;2010年04期

6 陈利锋;;基于非线性RBC模型的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7 何建武;李善同;;二氧化碳减排与区域经济发展[J];管理评论;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秀;吴开亚;刘晓薇;朱勤;;碳减排经济手段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2 斯隽;;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欧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经济;2009年04期

3 王威;;我国政府主导型城镇化对扩大消费需求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陈昌盛;许召元;崔小勇;;Migrant workers' citizenization creates demand for consumption[J];China Economist;2010年05期

5 沈可挺;李钢;;CGE Model Measures Carbon Duty's Impact on China's Export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6期

6 陈杰;;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市场效应与内在机理[J];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04期

7 梁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4期

8 李岩岩;赵湘莲;;我国开征碳税的税率问题研究——以石化塑胶行业为例[J];财经论丛;2011年01期

9 王文举;范允奇;;碳税对区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影响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4期

10 蔡跃洲;;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效应的CGE模拟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胡秋阳;乐君杰;;东部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政策组合研究——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综合模拟[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范金;郑庆武;;地区社会核算矩阵的平衡技术及其在江苏社会核算矩阵编制中的应用[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黄媛虹;沈可挺;;基于CGE模型的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影响评估[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薛冰;徐可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目标导向下的户籍制度改革策略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俞萍萍;激励政策下发电企业可再生能源战略投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秦湘灵;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与环境效益分析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李元龙;能源环境政策的增长、就业和减排效应:基于CGE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陈崇;房地产价格波动及其宏观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陆胜利;世界能源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郭正权;基于CGE模型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模拟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李厚喜;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10 肖皓;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燃油税征收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与政策优化[D];湖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志琼;煤电价格协调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韩啸;清洁发展机制的中外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沈丹凤;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4 梁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调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钟钦才;基于气候变化的我国碳税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杨丽芳;电价链传导机理与电价形成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董淑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利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安冬青;碳关税的征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樊亚妮;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需求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赵娜;京津区域CGE系统开发及区域经济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发;;能源税征收的劳动替代效应实证研究——基于上海市2002年大气污染的CGE模型的试算[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2 陈志国;;中国公共资本存量和私人资本存量的估计与分析[J];财政研究;2005年09期

3 王韬,陈平路,周建军;一个人工税收CGE模型示例[J];当代经济科学;1999年06期

4 金艳鸣;黄涛;雷明;;“西电东送”中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基于三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0期

5 张衍广;李茂玲;;基于EMD的中国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动力学预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6 齐红倩,刘力;城市化:解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关键[J];管理世界;2000年02期

7 范金,郑庆武,王艳,袁小慧;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情景分析——一般均衡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8 王君斌;王文甫;;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9 邓玉勇;杜铭华;雷仲敏;;基于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的模型方法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10 苏杨;;“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若干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金;杨中卫;赵彤;;中国宏观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J];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04期

2 林伯强;李爱军;;碳关税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金融研究;2010年12期

3 徐晓亮;;资源价值补偿影响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7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娜;碳关税的征收对运输服务贸易的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82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82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e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