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生态危机根源:“欲望”唯物化的三个向度

发布时间:2018-03-30 20:16

  本文选题:生态危机 切入点:财富欲望 出处:《学术交流》2015年05期


【摘要】:生态危机表征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是"欲望支配世界"的现代性后果之一。从深层探究,生态危机的产生源于人性中"欲望"的释放和张扬,追求财富的欲望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它促成了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经济理性;促进了知识的实用化,引发了"向大自然宣战"的科学理性;促进了流通环节中欲望消费的产生,新旧产品更迭速率的加快,加剧了对生态的盘剥与破坏。在财富欲望的驱使下,利润、技术和消费使自然成为欲望满足的来源,最终宣告了生态"被宰制""被规训"时代的到来。
[Abstract]:The ecological crisis represents the cri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is one of the modern consequences of "desire dominates the world". From the deep exploration, the emergence of ecological crisis originates from the release and publicity of "desire" in human nature. The desire for wealth is the root of the ecological crisis. It promotes the economic rationality for the purpose of pursuing profit, promotes the practicality of knowledge, and leads to the scientific rationality of declaring war on nature. It promotes the production of desire and consumption in circulation, accelerates the change rate of new and old products, and intensifies the exploit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ecology. Driven by the desire for wealth, profit, technology and consumption make nature become the source of desire satisfaction. Finally, declared the ecological "being slaughtered" and "disciplined" era of arrival.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西方政治经济学传统的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CXJJ-2013-428)
【分类号】:F06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汪杨;;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孙薇;;时尚杂志消费主义倾向的符号学阐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程畅;;追寻设计行为的本质:无印良品设计理念对产品选材的影响[J];安徽建筑;2011年06期

8 张早林;;个人日常社会行为:韦伯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左新荣;论健康消费的社会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仇萍;;另眼看女性与消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左洁;王振威;;超级村庄的发展动力与模式——评《社区的实践》[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廷信;;试析后技术时代的艺术[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万江红;王时珍;;农村民间自由借贷中的女性角色研究——基于浙江温州的考察[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李欣欣;孙秋云;;电视下乡、打工经历与贵州苗族、侗族乡村妇女家庭生活变迁[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胡毅;张京祥;;城市空间的文化生产——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陶韬;来嘉隆;;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9 夏文蓉;陈家华;陈芳怡;;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儿童消费行为分析[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云国强;吕品;;从娱乐的文化起源、本质解析电视传播的娱乐功能[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7 王欢;超越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闫薇;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命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构”、“辩护”和“修正”[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史清竹;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明;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DM广告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惠;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菁;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郝涛涛;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关怀思想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邵勇;莱芜北部山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与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张璇;企业诚信建设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艳秋;;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J];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2 李小红;;生态帝国主义的根源与危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3 杨晓龙;付璐;;摆脱生态危机的路径浅析[J];大庆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4 张玉荣;;对自然的“遗忘”——人类生存困限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5 刘鑫;;摆脱人类生存的阴霾——读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1期

6 何亚娟;;生态危机根源的经济哲学透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01期

7 谭政;;生态危机 事关经济社会的和谐——读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J];全国新书目;2007年02期

8 李凤云;;试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加剧及其成因[J];台州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贾学军;朱华桂;;生态危机的深化与全球化:由资本主义的扩张逻辑谈起[J];生态经济;2013年03期

10 舒特驹 ,胡宪昌;生态危机与现代领导的生态平衡观念[J];求实;198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郭殿生;;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及21世纪的资本主义[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2 张乐;;生态危机探源:“四因说”背后的共同所指[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3分会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聚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念及其现实意义[A];“科学发展观与建设沿海强省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广东省恩平市发改局 冯创志;由暴雨成灾想到城市生态危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2 记者 武星;数字背后的榆林生态危机[N];各界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婕;生态危机的社会制度原因与我国的稳态经济模式[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87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87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b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