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与资本合作思想的多维透视
本文选题:马克思 切入点:劳动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摘要】:一般而言,人们对马克思劳动与资本与生俱来的对立思想具有普遍共识。但事实上,马克思在充分表述劳动与资本对立关系的过程中,也蕴涵着在一定条件下劳动与资本的相互依存性和合作思想。文章试图挖掘马克思劳动与资本的合作思想,希冀为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促进劳资合作,以达劳资共赢与劳资和谐提供理论支撑。
[Abstract]: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is a general consensus on Marx's innate opposition of labor and capital.But in fact, in the process of fully expressing the opposit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Marx also contains the interdependence and cooperation thought of labor and capital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The article tries to excavate Marx's cooperation thought of labor and capital, hop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promoting labor and capital cooper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cialism in China, so as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labor and management and harmony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F091.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登德;;《富国策》著译者考释[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2 张长有;;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农民养老保障方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3 方芳;;马克思世界历史性思想的公正维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王延涛;;廖仲恺的经济思想[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Z1期
5 周章领;;生态危机的新变化及其对策探微[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厉以宁;美国边疆学派“安全活塞”理论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03期
7 周建波;;孟子“迂远而阔于事情”的经济学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李明桂;;保护农民权益:基于马克思资本文明思想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5期
9 赵承凤;;立德·立功·立言——论孙子的成功之道[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许恒兵;;重新理解“偶然性”——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进路[J];长白学刊;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宝安;张一;;创新社会管理:控制物价促进稳定的基本战略[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顾学宁;;当局者清——全球金融风暴、全球性经济危机与世界的未来、中国的作为[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汉生;;效用度量的新方法及其度量结果[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赛依丁·赛里木江;;运用《资本论》观点正确认识全球金融危机[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延晶津;;《资本论》与资源型城市政府引导性可持续发展探析[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开;;干预分配与扩大内需——后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韩庆祥;张艳涛;;马克思哲学的大众形态、学术形态、政治形态及其历史命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8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10 成红;马小希;;环境法的本体初探——有限的世界和无限的符号[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钟明春;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4 王欢;超越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欣昱;外资外贸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乃源;通往自由之路[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延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于婷;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风险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构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邵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齐自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武威志;我国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吴玲;文化全球化影响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之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9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罗丽芳;流动人口犯罪发生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集体经济的缺陷主要是劳动与资本的关系[J];中国集体经济;2000年11期
2 赵平,朱建成;论劳动与资本在分配关系上一致的可能性[J];经济科学;2000年02期
3 唐朝阳;股份合作制中的三个C[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王珏:按要素分配就是要让劳动与资本一起分享“利润”[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46期
5 李光远;《雇佣劳动与资本》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读点马列原著讲座》之三[J];中华魂;2004年12期
6 陈冰松;浅析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J];湖南有色金属;2004年05期
7 钱伯海;严格区分物化劳动与资本[J];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ZL期
8 张志贵;;在校正劳动与资本关系中求解社会主义的公平分配[J];经济师;2007年12期
9 田双全,黄应绘;对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再认识[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刘荣春;亚当·斯密财富增长理论探析[J];经济师;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姚康镛;;新型集体经济是劳动者共同致富的台阶[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2 徐小洪;汪水波;;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的若干探讨(提纲)[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经济所 王振中;劳动与资本在分配中的地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李京文;经济学也要与时俱进[N];经济日报;2002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杨瑞龙;从“民工荒”看构建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5年
4 杨瑞龙;从“民工荒”看构建和谐社会[N];协商新报;2005年
5 姚中利;哪种劳动更尊贵[N];中国财经报;2004年
6 杨圣明;为劳动呐喊的力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7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主任、教授 华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N];文汇报;2000年
8 李青宜;全面的危机[N];学习时报;2002年
9 卢进勇 王健;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排名与地位分析[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10 刘伯义 李龚君;劳动者股份所有制的积极意义[N];社会科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毅;企业理论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D];厦门大学;2004年
2 刘海生;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明辉;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之人为资源要素分析[D];苏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01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0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