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从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审视生态文明

发布时间:2018-04-08 12:49

  本文选题:产业-生态复合系统 切入点:人类文明 出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摘要】:从产业与生态共生关系的视角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规律,从而揭示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通过对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界线、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的相互关系等深入研究,发现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才是人类文明演进规律中的本质属性。于是,根据共生理论构建了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完整共生关系谱系及其与各文明阶段的匹配关系。据此,沿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研究了人类文明和生态安全的演变路径、共生特性和科学属性。研究表明,生态文明的门槛是产业偏利共生,进而达到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双赢阶段。前者的科学属性是天然超生物文明,属于防病式生态文明阶段;后者的科学属性是人工超生物文明,属于健康式生态文明阶段,这时生态安全将达到稳定的健康状态。
[Abstract]:The evolution law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y and ecological symbiosis, and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revealed.By studying the boundary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post-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t is found that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y and ecology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i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symbiotic theory, the complet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pedigree of industrial system and ecosystem and its matching relationship with each stage of civilization are constructed.According to this, the evolution path, symbiotic characteristic and scientific attribute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are studied along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human civilization.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threshol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symbiosis between industry and ecological benefit, and then the win-win stage of industry and ecological mutualism is achieved.The scientific attribute of the former is natural superbi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stage of disease preven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le the latter is artificial superbi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stage of health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will reach a stable and healthy state.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林业大学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共生理论与模式研究”(708730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研究”(71173107)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博导类课题“生态与产业共生视角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20113204110005)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林业大学生态经济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研究”(2010JDXM018) 国家林业局软科学研究项目“我国林业实施绿色经济的多层次测度体系与管理机制研究”(2013-R07)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江苏省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分类号】:F06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07年度热词折射社会变化[J];金融博览;2008年02期

2 贾成中;;生态文明——生态社会主义的新诠释——兼评赵天石博士的《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J];经济视角(下);2008年01期

3 马欣;;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邓三龙;;重视生态建设是现代型领导的重要标志[J];理论前沿;2009年10期

5 王健;;论建设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路径[J];理论前沿;2007年24期

6 刘助仁;;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J];唯实;2008年01期

7 雷丹;;浅论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J];消费导刊;2008年01期

8 金涌;;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3期

9 暴向平;亚吉;;生态文明视野中的呼伦贝尔生态旅游开发[J];科技经济市场;2010年02期

10 殷涛;程召湘;;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治理路径分析[J];中国煤炭;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景福;;沿着低碳之路 走向生态文明[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2 张庆良;;海南沿着低碳走向生态文明[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3 安和平;陈爱平;杨圣波;;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推进生态文明示范的思考[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郝栋;赵建军;;中国绿色发展道路探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黄光宇;;走向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马宁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小河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7 丁昌华;官卫华;;文明生态城市:城市建设发展的目标[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王锋;;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的若干分析思考[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文静;;生态文明及其指标体系研究述评[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庞曰新;;构建生态文明,倡导绿色消费[A];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陶庆忠 汪贵萍 本报记者 陈富强;金沙平坝乡实施“生态文明家园”建设[N];贵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陈绵钦;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N];汕尾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杨继东 通讯员 吴志军;吉首推进“八百里绿色行动”打造生态文明州府[N];团结报;2009年

4 林域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造一个生态文明的三明城[N];三明日报;2009年

5 迭部县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扬起绿色长征风帆 奏响生态文明强音[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6 刘晓明 张清波;屯留县成为全国创建生态文明先进县[N];长治日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N];贵阳日报;2010年

8 中共洱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杨文泽;努力推动洱源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N];大理日报(汉);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太师;走科学发展路 建生态文明市[N];贵州日报;2009年

10 陈鹰;生态文明与旅游价值观的重建(二)[N];江南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戴秀丽;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及其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陈钦华;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4 多金荣;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罗栋q,

本文编号:1721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21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a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