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基于时间约束的消费者选择理论与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3 15:18

  本文选题:时间约束 + 消费者选择 ; 参考:《商业研究》2013年10期


【摘要】:本文运用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在经典模型基础上加入时间约束参数,从而放宽消费行为不需要时间这一假设,从消费者的商品边际效用和时间边际效用方面对消费者选择的理性行为进行研究,并从工资率的变化出发,对均衡条件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基于时间约束条件的分析表明: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应使花费在各种消费品及休闲上的最后每一元钱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替代效应的正负取决于商品的相对时间密度,当某商品的时间密度与其他商品相比较小时,替代效应为正,反之为负;工资率收入效应的正负取决于商品的性质,正常品和高档品对应的工资率收入效应为正,低档品对应的工资率收入效应为负。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use utility theory and consumer behavior theory to add time constraint parameters on the basis of classical model, so as to relax the assumption that consumption behavior does not need time.The rational behavior of consumers' choice is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ginal utility and marginal utility of time, and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are analyzed static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ange of wage rate.The analysis based on time constraint condition shows that the marginal utility of the last dollar spent on various consumer goods and leisure should be equal when consumers realize the utility maximization, and the positive or negative substitution effect depends on the relative time density of the goods.When the time density of a commodity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other commodities,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is positive and vice versa; the positive or negative effect of wage rate income depends on the nature of the commodity, and the wage rate income effect of normal and high grade goods is positive.Low-grade goods corresponding to the wage rate income effect is negative.
【作者单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71003017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W2012029
【分类号】:F01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延飞;吴志强;;基于对偶理论的消费者行为选择问题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周觉;时间价值与新消费选择理论[J];求索;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玉霞;;基于DEA模型的商业银行效率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14期

2 龚海艳;;树立时间的节约意识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J];传承;2009年20期

3 王森;阎波;;家庭财产、收入结构与家庭幸福度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4 于志强;阎波;;投资规模、家庭成员沟通与幸福度测度[J];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5 李柏杏;陈永;;我国居民养老保险购买量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马天平;;基于价格领导模型的商业银行跨行转账手续费加价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7 李长花;吴建树;;微观经济学的梳理与总结[J];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12期

8 沈玉甜;王冀宁;潘志颖;;南京科技创新型企业股权激励实施现状[J];江苏科技信息;2012年10期

9 顾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博弈分析与制度改进——基于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组织关系的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01期

10 郭杰;强永昌;;“刘易斯转折点”与我国剩余初级劳动力结构甄别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凌云;;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基于管理层和审计师的博弈分析[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任英伟;高速公路可变收费对货车出行选择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尹应凯;我国银行业市场进入的博弈行为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3 赵自强;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策略的互动关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马小刚;房地产开发土地供给制度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学兰;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保险契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凤春;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张智;高新技术企业团队协作中的博弈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阳;对中国制造业R&D效应的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5 李凌;企业网络形成与演变的博弈论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6 郝伟;基于地区间替代弹性的产业集聚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7 龚海艳;论马克思的时间观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曹佛宝;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9 李鑫;基于博弈论视角下虹桥交通枢纽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郑田甜;基于期权的农产品供应链协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唐兵;;消费者行为:多学科视角比较[J];消费导刊;2007年11期

2 罗纪宁;消费者行为研究进展评述:方法论和理论范式[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王如心;;消费者与组织购买行为的比较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李振江;李世红;;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文化及社会因素[J];统计与咨询;2007年04期

5 龚艳萍;王业静;;消费价值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红宇;朱轶;;谁增加了劳动时间供给?——来自CHNS的证据[J];产经评论;2010年04期

2 符淼;;权力制约博弈的持续预期和整体效用[J];当代财经;2006年03期

3 彭松林;章晋学;;社会总效用有关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年12期

4 王文平;王新国;;论经济理论中利他的均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卓永斌;;对西方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理论下边际效用分析方法的探讨及思考[J];价值工程;2011年05期

6 高雷;罗阳;李芬香;;经济主体的自我价值[J];生产力研究;2007年02期

7 何大安;;经济学世界中理性选择与非理性选择之融合——从质疑效用最大化角度对若干理论观点的理解[J];浙江学刊;2007年02期

8 赵玉洁;王平心;;利他偏好的内生模型及其经济学解释[J];经济经纬;2008年02期

9 马广奇;张林云;;行为经济学Prospect理论的个体决策行为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马广奇;张林云;;行为经济学个体决策模型的分析与扩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卢映西;;从WTO的困境看经济学革命[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2 金戈;史晋川;;最优公共支出:短期与长期的动态一致性[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马涛;;行为经济学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挑战[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黄凯南;;个体偏好与制度的共同演化:一个新的理论探索[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交通大学 胡海鸥;有关“性善”与“性恶”的判断[N];上海金融报;2003年

2 埃德蒙德·S·菲尔普斯;实证主义的经济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谢季轲 徐新民;警惕危机突然降临[N];期货日报;2011年

4 弗兰西斯·格林尹蔚 译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经济学应用于语言:方法与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 董志勇;我们离“经济人”有多远?[N];中国保险报;2009年

6 何德旭 王朝阳 应寅锋;埃德蒙·费尔普斯对宏观经济学的贡献[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7 龚益;超越“经济人”与“理性人”假说的自然人假说[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毛寿龙;政府与市场的逻辑[N];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汪丁丁;新经济的风险[N];福建科技报;2000年

10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黄如金;制度、行为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丽辉;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2 李明忠;贫困的经济学分析:要素流转视角[D];复旦大学;2007年

3 金大鸿;休闲服务业的客户体验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吕宗耀;消费餍足性假设下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伟;利率与物价、货币工资率的不对称伸缩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建;关于西方经济学中若干错误模型的论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志刚;运用修正的世代交叠模型研究年龄结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6年

4 许璐;炫耀性消费的动因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5 彭雁冰;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反腐败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王玮;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公共产品偏好显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郑文阳;公共服务供给主体选择与变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娜;碳关税的征收对运输服务贸易的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孟宪威;重复性项目调度中时间费用权衡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45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45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b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