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基于耗散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熵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5 07:25

  本文选题:区域创新 + 耗散结构 ; 参考:《商业时代》2011年03期


【摘要】: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自组织系统,形成耗散结构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复杂系统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出发,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创新性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耗散结构特征,探讨了其形成耗散结构的熵变过程;其次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熵值参量及耗散结构熵变模型;最后提出了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具体措施。
[Abstract]: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IS) is a complex self-organizing system, and the formation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is the key to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related research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nova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of complex systems.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re analyzed, and the process of entropy change in the formation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is discussed, secondly, the entropy parameter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the model of entropy change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are constructed.Finally, the concret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基金】: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HB10XGL182
【分类号】:F06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谷国锋,张秀英;区域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曾德明;彭盾;;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3 廖杰;顾新;;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2期

4 周立军;;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结构与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2期

5 李志强;刘春梅;;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家创新行为系统熵变模型[J];中国软科学;2009年08期

6 熊学兵;;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知识管理系统演化机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翠兰;许婧婧;;区域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分析[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叶蔓;王文霞;;资源型城市中产业转型的熵机理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12期

3 陆小成;;政策执行系统耗散结构演化的方向判别与机制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4 李柏洲;朱晓霞;;基于耗散与灰关联熵的RIS演化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年06期

5 郑长江;谢富纪;;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1期

6 陈朝隆;陈烈;;区域产业链的理论基础、形成因素与动力机制[J];热带地理;2007年02期

7 张世晓;王国华;;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区域金融集聚演化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12期

8 王静;;基于因子分析的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刘明广;李高扬;;国内外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述评[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志强;尤会杰;赵守艳;;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低碳发展动力模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蔓;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吴冠岑;区域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杨红;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付丹;区域创新系统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互动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谷国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许晓彤;跨流域调水规划技术支撑体系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年

7 尚欣;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生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徐君;基于熵理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与产业演替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刘桂春;人海关系与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朝隆;区域产业链构建研究[D];中山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琴;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城市消费型物流系统结构演变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史帝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绿洲农业系统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3 来雅萍;论浙江省的“指数经济”[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凡兵;基于耗散结构的产业创新系统运行机制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秦静;熵值法引入吉林市生态景观宏观规划设计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朱耀铠;信息系统安全熵值分析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郑婷婷;基于熵理论的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8 郝红;基于自组织的产业集群演化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李娟娟;核心城市对都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魏雅丽;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宁;;熵概念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刘曙光,陈才;东北区参与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3 谷国锋;区域经济系统研究中的动力学方法与模型[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 朴昌根;从物质系统有序结构看经济系统有序结构[J];系统工程;1988年02期

5 谢世标;谢雄政;欧朝胜;;负熵及其应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张志峰;肖人彬;刘美玲;;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系统熵变模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年01期

7 程德理;;大城市郊区的产业集群网络创新系统[J];经济管理;2007年03期

8 寸晓宏;马媛;;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风险投资——以云南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2期

9 董新平;;基于组织要素结构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06期

10 涂成林;;国外区域创新体系不同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慧炯;系统工程的方法论[J];哲学研究;1980年03期

2 王慧炯;;系统工程与计算机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1980年01期

3 ;后记[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80年Z1期

4 ;讨论系统学内容的三封信[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1年03期

5 梁吉贵;社会系统工程和领导决策工作的科学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年01期

6 ;农业系统工程研究会成立[J];农业经济问题;1981年03期

7 梁吉贵;必须研究与应用社会系统工程科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03期

8 知英;功效学简介[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05期

9 ;书讯[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09期

10 范习新;近十年来苏联关于控制论问题研究概况[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应明;任平;;模糊性理论及其应用[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田益祥;李红松;;中长期预期测模型的GMDH两水平算法的改进[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狄增如;;复杂系统研究及其对经济系统分析的影响[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廖冬初;秦寿康;;县级规划总体优化模型及其计算方法[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5 裴伟民;刘树安;徐梅;徐绍良;李长辉;;系统动力学——复杂问题决策的工具[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6 姚德民;梁俊国;;研究复杂系统的新方法——自组织理论的应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7 顾国庆;余建华;;迷宫不稳定性的随机行走模型[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8 王其藩;姚志平;;系统动力学与浑沌理论[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9 冯珊;;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观[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10 唐万生;李光泉;;广义系统的微分对策问题[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传东;重庆区域创新发展刍议[N];重庆日报;2000年

2 金吾伦;管理变革与复杂性科学[N];光明日报;2000年

3 记者 周芳 通讯员 王芯;华中科大专家研究“蝴蝶效应”[N];湖北日报;2000年

4 黎斌 许景云;系统论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启示[N];金融时报;2000年

5 吴彤;百年“自组织”认识史[N];科技日报;2000年

6 淄博市科委 王立庆 高庆平 林志强;区域技术创新中地方政府职能问题思考[N];科技日报;2000年

7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N];科学时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潘峰;数字城市——城市发展新动力[N];科学时报;2000年

9 梁文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1世纪化学学科发展方向[N];科学时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赵彦;剖析一类特殊的复杂系统[N];科学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爱华;“突现论”中的哲学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江志松;元胞自动机的语法复杂性[D];苏州大学;2001年

3 陈国定;线性不确定系统鲁棒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李宏亮;基于Agent的复杂系统分布仿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5 李梢;类风湿性关节炎从“络”辨治及寒热方剂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6 李刚;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转型经济学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邓宏钟;基于多智能体的整体建模仿真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8 樊兴华;因果图理论及其用于复杂系统故障诊断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9 张智焕;复杂系统预测控制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学;基于进化寻优的ARMA模型聚合/解聚方法及其在电力系统负荷预报中的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2 罗海涛;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的制度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0年

3 肖艳颖;津冀区域联合系统分析及对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4 李传新;论建立开放的高职高专大学物理课程体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杨恒占;复杂系统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1年

6 李丽;UML的研究及其软件需求分析实现[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7 曲用心;广西区域创新主体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8 易成栋;区域创新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战海;耗散结构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10 吴旋;基于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故障诊断理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53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53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5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