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构属性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一个分析框架
本文选题:区域公共产品 + 社会建构属性 ; 参考:《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的问题。社会建构属性的存在使得区域公共产品的范围和界限加以确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涉及区域组织、辖区政府、辖区民众三个利益主体,偏好表露问题反映了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管理激励问题反映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技术效率,制度效率则可看成是评估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一系列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只有从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制度效率三者的角度出发,才能综合评价区域内各辖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健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合作与补偿机制等制度安排有利于供给效率的提高。
[Abstract]: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has brought the regional public goods supply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residents. The existence of social attributes of the scop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public products and boundaries to be determined. The supply of regional public goods involved in regional organizations, the district government, the three main interest area people, preference reflects the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public goods management. The incentive problem reflects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th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the system efficiency can be regarded as an effective assessment of regional public goods supply arrangement of a series of system design and system. Only from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allocation efficiency and system efficiency of the three point of view,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o the supply efficiency of public goods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system. The supply of regional public goods cooperation and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supply.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课题“经济特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CCSEZR1217) 深圳市十二五规划课题“深圳市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研究”(125B056)
【分类号】:F06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文理;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及分类模型[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保建云;;跨国公共产品与跨国俱乐部产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评论;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霞;蒲春玲;;新疆北疆地区农村基本公共产品需求位序的典型性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2 沈春花;;《小镇畸人》:再现原始社会生活图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3 高其才;;瑶族习惯法特点初探[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4 谢昌逵;;人类诞生时期的青春奥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许嘉璐;论民族文化的雅与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罗琨;;文明探源与炎帝史迹索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张影舒;魏耕原;;探文明嬗变之痕——论《诗经》几首田猎诗[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郭孟秀;黑龙江地区近现代民族文物研究[J];北方文物;2004年01期
9 李新祥;简论出版传播的起源与发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叶晖;现阶段中国农村家庭的变迁[J];长白学刊;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天锐;;浅议贵州民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2 顾乃忠;;文化是多元的还是一元的——评《甲申文化宣言》的文化多元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淡乐蓉;;“赔命价”习惯法——多元法律文化下的共识性规则[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霞;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鄢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颖;中国特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建华;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美国民族理论与政策评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利;海南毛感高地黎族的情感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贾兵;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徐靖;我国城市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10 童永生;中国岩画中的原始农业文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铁丽;先秦时期黄河水患述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郑苍松;政府合同外包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文英;川西民居构成形态与环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朱航舟;我国区域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李亚美;伦理共同体的构建及其维系[D];西南大学;2011年
9 周兰;“快乐”原则下的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杜娟;鄂伦春族原生态文化中的环境伦理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平新乔;白洁;;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2 樊丽明,石绍宾;关于国际公共品供给与消费的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梅;地方公共投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杰;杨建龙;;中国区域生产率的变动及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9期
2 胡炳志,王兵;市场结构有效性理论述评[J];经济评论;2002年04期
3 贾晋;关于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J];情报杂志;2004年09期
4 史君卿;吴敬学;窦以文;;技术效率分析中的主要方法及其比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S1期
5 胡晓珍;张卫东;杨龙;;制度环境、技术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2期
6 刘国新,万君康,罗险峰;技术进步对第三产业的作用评价[J];中国软科学;1997年05期
7 沈小波;;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政策工具及前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许冬兰;董博;;环境规制对技术效率和生产力损失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9 韩松;王稳;;几种技术效率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年04期
10 何大安;;产业规制的配置效率与生产效率[J];经济学家;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史君卿;吴敬学;窦以文;;技术效率分析中的主要方法及其比较研究[A];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建所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8年
2 查先进;;关于信息资源配置的几点思考[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3 邵帅;杨莉莉;齐中英;;能源开发、技术创新与能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与实证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姚先国;郭继强;;按劳分配新解:按劳动力产权分配[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5 陈英姿;;循环经济对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分析[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林金锭;;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目标及实现机制[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罗润东 赵明(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关注劳动生产率[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高路;奥秘就在成本中[N];经济日报;2003年
3 蒲文慧 张凭;现代企业制度与经济效率[N];吉林日报;2005年
4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曾康霖;穷人的经济学与农村劳动力输出[N];今日信息报;2006年
5 郑卒;阐释新经济:一个历史的视角[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6 杨瑞龙;所有制·所有权·产权[N];人民日报;2004年
7 李蓉;樊纲细说明年三热点[N];发展导报;2000年
8 刘培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气候变暖:经济学的应对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圣保;效率视角下的自然垄断规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德昌;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激励性规制改革[D];辽宁大学;2006年
3 马瑞永;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傅东平;中国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喻平;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金剑;生产率增长测算方法的系统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黄先海;蛙跳型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3年
8 张飞宇;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结构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9 王宏伟;资本效率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孔伟杰;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潘嗥;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差异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文荣;区域公共管理视阈下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周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测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4 程丹润;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区域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5 忻萍萍;制度与国际R&D溢出:中国的经验[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6 唐厚兴;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分析与评价[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7 黄顺虎;公共品供给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政策建议[D];安徽大学;2004年
8 王黎明;基于DEA方法的循环经济效率动态综合评价[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9 曾华彬;基于PAC和DEA模型的排污权初始方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57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57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