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与趋向: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论略
本文选题:经济地理 + 近代部分 ; 参考:《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摘要】:当代中国经济地理的巨变,促成了学者们对近代中国经济地理变迁的追寻,首先从开埠港口与其腹地入手,理解近代开放时期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并逐渐推进到对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的全面研究,初步勾勒与解读近代经济地理演变的基本脉络与要点。出于对中国本土经验的长时段与深入理解的需要,伴随着现代经济地理学方法与工具的完善,中国经济地理近代部分的重新书写正当其时,藉此可以深入展示1842~1949年中国经济地理变迁的图景与内涵。
[Abstract]:The great changes in economic geography in contemporary China have prompted scholars to pursue the changes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 modern China. First of all, starting with the opening port and its hinterland, we can understand the spatial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in the modern opening period.It gradually advances to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economic geography, and outlines and interprets the basic context and main points of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economic geography.Due to the need of a long time and deep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local experience, and with the perfection of modern economic geography methods and tools, the rewriting of the modern part of China's economic geography is at the right time.In this way, the picture and connot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and geographical changes from 1842 to 1949 can be deeply displayed.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茂莉;2000年来我国人类活动与环境适应以及科学启示[J];地理研究;2000年03期
2 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J];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3 康建军;齐长城沿线旅游资源“龙头凤尾”开发模式浅说[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2期
4 武云;注意从文化形态上研究近代社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陆汉文;辛亥革命前夕的社会思潮与近代社会[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余新忠;咸同之际江南瘟疫探略——兼论战争与瘟疫之关系[J];近代史研究;2002年05期
7 李进,徐敏;巴渝古镇区域市场构成浅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田正平,肖朗;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9 王海霞,孙广友,于少鹏,万忠娟;湿地对城市形成、演进及可持续发展制约机制的探讨[J];湿地科学;2005年02期
10 陆业龙,李勇;略论宋代湖北词体创作不振的原因[J];理论月刊;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深町英夫;;国家—社会之间的“分夺”与“崩落”——辛亥革命的三维数结构[A];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01年
2 严昌洪;;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辛亥革命研究综述[A];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坚;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发展研究(1912-1928)[D];厦门大学;2002年
2 王文滋;胡绳晚年学术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张小燕;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张志永;建国初期河北省婚姻制度改革研究(1950-1956年)[D];复旦大学;2003年
5 龚云;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林荣琴;清代湖南的矿业开发[D];复旦大学;2004年
7 郐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胡再德;澳大利亚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华腾;北洋集团崛起研究(1895-1911)[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周晓光;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国静;清末民初私塾改良述论[D];四川大学;2002年
2 王晓辉;西安市文化景观的历时性与异质性过程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3 黄世坤;近代日本与华夷秩序的崩溃[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张小咏;5000a B.P.以来辽西地区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5 纪慧娟;明代驿传与经济的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印艳武;论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吸纳史学研究新成果的滞后问题[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7 於泓枚;宋明遗民诗歌创作心理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昊;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对欧美小国的外交[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晶;试论民国初年的进步党[D];吉林大学;2004年
10 王珍曙;元朝水路交通的拓展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晋华;;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及《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论文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马丽;;交叉与集成—注重经济地理学的交叉思维[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龙拥军;;成人高筹院校经济地理学教学方法探讨[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3 朱专法;王薇;;地域经济创新发展理论:北h澞J絒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苗长虹;;经济的四种形态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樊杰;相伟;;区位论、空间结构与区域(空间)规划[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6 李春洋;;基于地理空间的经济学新学科研究与应用[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8 苗长虹;;产业区研究及其理论意义[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梁捷;经济学的手搭上了地理学大门[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刘艳梅;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新经济地理理论[N];学习时报;2007年
3 ;区域经济学[N];中国财经报;2007年
4 本报评论员 唐学鹏;“有良知的自由主义者”获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5 本报记者 刘波;正读克鲁格曼[N];经济观察报;2008年
6 文生;记录中国经济学发展足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7 经济视点报记者 郑磊;张占仓:创新与活力[N];经济视点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谷国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郭利平;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伟;区域产业集聚与转移的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韩瑞玲;区域经济地理的结构演进与思维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61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61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