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经济的非均衡运行与马克思经济学时代化研究
本文选题:社会基本矛盾 + 非均衡运行 ; 参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07期
【摘要】:本文在对商品经济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非均衡"运行的本质及其局限性,分析了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力及存在形式,即产品、产业创新的形成及特征,为发展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创新驱动理论做了初步尝试。本文在重视技术进步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更着眼于对当代技术进步的制度障碍分析,强调技术进步过程中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作用,并对包括资本竞争关系、剩余价值分享经济关系确立以及劳动者能力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contradictions between commodity economy and capitalis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ssence and limitation of the "unbalanced" operation of capitalist economy, and analyzes the driving force and existing form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hat is, the products. Th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have made a preliminary attempt to develop the innovative driving theory of Marxist economic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stitutional obstacles to contemporar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cluding the relationship of capital competi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nomic relationship of surplus value sharing an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laborers' ability are studie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时代化专项重点项目“马克思经济学本体论研究特征及当代价值”(12JD71000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广义剩余价值与和谐社会构建”(13BKS04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91.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寿涛;20世纪三派长波理论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10期
2 刘凤义;;新自由主义企业理论方法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比较[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3 张存刚;田彦平;;《资本论》中的协调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4 肖磊;赵磊;;长期经济波动理论研究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5 朱巧玲;;再论资本主义的长期波动——基于马克思主义与新创新熊彼特学派的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胡乐明;刘刚;;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经济学诸流派的沟通——以演化经济学为例[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12期
7 董学文;;试论文学价值和价值系统[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8 黄谋琛;;社会规则的外延和类型[J];兵团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9 曹晓飞;张忠江;;走和平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聂海杰;;马克思意识形态范畴的历史变革及其多维内涵[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存刚;田彦平;;《资本论》中的协调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孟捷;;战后黄金年代是怎样形成的?——对两种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批判性分析[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薛宇峰;;“置盐定理”批判[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岳丽艳;王海传;;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道德提升的同向性的人学追问[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于洪生;;文化视域下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6 白刚;;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模式的转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二辑)[C];2011年
7 刘继高;夏从亚;;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视阈下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岑孝清;;文化的科技创意与人的自由发展[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田心铭;;文明进步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的一点理解[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核是什么?[A];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第一期、第二期[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温静;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程秀梅;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宏波;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何会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亚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潇;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慧慧;论民事行政裁判执行的检察监督[D];山东大学;2010年
3 艾宏玲;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戴雪丽;劳动社会化与社会现代化[D];东华大学;2011年
5 范玲;论斯大林的民族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鸿岩;过渡时期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教育改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端;超现实主义电影空间类型的比较[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8 郭少华;马克思主义权威观及当代价值[D];河南大学;2011年
9 冷运生;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哲学阐释[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张羽;强迫劳动罪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对马克思经济学的两点误解[J];学术界;2006年04期
2 邓春玲;;西方经济学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评价和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宁阳;;发展创新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白云朴;惠宁;;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比较[J];经济纵横;2013年01期
5 伊藤诚 ,晓凡;欧美国家重新构建马克思经济学的动向[J];国外社会科学;1991年09期
6 张旭,孟素琴;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与线索分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胡钧,刘凤义;经济学关于人及其经济行为特征的分析——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J];教学与研究;2001年05期
8 蔡继明;论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9 张旭;论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第一个理论成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黄浩;以唯物主义的观点发展马克思经济学[J];宜宾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培兆;;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历史命运[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谢凤华;古家军;;诚信的产生、缺失和构建——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思考[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胡世祯;;不应把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变成—个空壳——读《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一文的几点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郭毅;;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人的本质”思想比较——兼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A];中国首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炳炎;;新马克思经济学论纲[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炳炎;;新马克思经济学论纲[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文进;;论宏观体系的马克思经济学[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继国;;关于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几个问题[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9 朱富强;;如何理解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社会异化观:从社会分工到收入分配再到社会制度的三层次剖析[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10 李其庆;;马克思经济学视域中的金融全球化[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学的来源[N];光明日报;2013年
2 王早霞;马克思经济学的当代价值[N];山西日报;2014年
3 程恩富;评《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继承与创新》[N];人民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于春晖;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10个问题[N];人民日报;2013年
5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学方法发展轨迹[N];光明日报;2014年
6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结构[N];光明日报;2014年
7 彭丽红;努力把握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真谛[N];人民日报;2006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李义平;马克思经济学的比较优势[N];人民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李成刚;程恩富: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的代表[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10 木土;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继承和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嵩;马克思经济学的经济行为主体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2 闫薇;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命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构”、“辩护”和“修正”[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郭毅;企业理论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D];厦门大学;2004年
4 贾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及运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任洲鸿;“新按劳分配”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敬寿;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方法论传统的现代意义[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2 范冬梅;马克思经济学时间观的当代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3 沈萌;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关系[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4 张亚峰;马克思经济学的汇率决定理论[D];河南大学;2007年
5 张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的内在结合[D];河南大学;2007年
6 张云芳;《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7 金丽娟;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94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94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