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形成时期新探
本文选题:马克思 + 劳动二重性学说 ; 参考:《江汉论坛》2011年12期
【摘要】:劳动二重性学说在马克思学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而且能够产生重大的经济学意义。然而关于这一学说何时形成以及形成的具体文本线索等问题,学界的研究尚不深入。为此,有必要从马克思关于这一学说初创前后的手稿中寻求新的理论线索。
[Abstract]:The theory of duality of lab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rx's theory, has profound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 and can produce great economic significance. However,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theory and the formation of specific text clues has not been in-depth.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eek new theoretical clues from Marx's manuscripts before an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theor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F0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丽;浅议劳动二重性学说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作用[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2 张光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与发展市场经济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02期
3 何明;劳动价值论中的“理工思维方式”[J];南方经济;2004年08期
4 朱云峰;建立生态价值论 丰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鲁品越;;金融风暴与马克思学说的当代生命力[J];晋阳学刊;2009年02期
6 胡培兆;;马克思经济学说今日观[J];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05期
7 孙益全;劳动价值论与劳动二重性原理的重大意义[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8 郑树梅;陈根法;;马克思剩余价值伦理方法——斯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方法之探悉[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9 进军 ,杨明;政治经济学问题解答(一至三章)[J];人文杂志;1984年05期
10 张德霖;;两大理论体系中的生产力与生产率理论的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明;;劳动价值论的深层理论依托[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张光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问题[N];学习时报;2007年
2 吴娟 李文溥等 整理;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当代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6年
3 穆吐;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新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中经;给灾难找一个合理的经济学答案[N];中华建筑报;2007年
5 雷晓明;劳动四重性学说[N];光明日报;2002年
6 [英]罗伯特·贝尼维克等 著 春苗 摘译;新兴社团:愈合社会控制中的裂痕[N];社会科学报;2005年
7 何炼成;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N];陕西日报;2003年
8 段西蓉;文化与经济的对视[N];中国质量报;2003年
9 晏智杰;价值源泉与财富源泉的一致性[N];经济参考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丹;从劳动异化到消费异化[D];吉林大学;2006年
2 赵锦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3 吴瑞敏;“F—命题”:对经济学假定问题的一个批判性考察[D];苏州大学;2005年
4 杨华;从政治经济批判到社会文化批判[D];黑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98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98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