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要在研究“两难”中自信自强
本文选题:中国经济 + 自信自强 ; 参考:《人民论坛》2012年12期
【摘要】:正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有"两难"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从理论上认真研究"两难"的矛盾症结所在,权衡"两难",决择"两难",平衡"两难",指导中国经济在"两难"中前行
[Abstract]:Gu Shengzu, vice chairma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Zhengmin Construction, said: "Dilemma" is not terrible. The key is how to study the crux of the dilemma in theory. Weigh "dilemma", choose "dilemma", balance "dilemma", guide Chinese economy to move forward in "dilemma"
【作者单位】: 民建中央;武汉大学;
【分类号】:F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稻葵;;论改革和中国经济崛起对经济学的贡献[J];经济学动态;2011年02期
2 ;第六套“中国经济科学前沿丛书”出版[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30期
3 黄岽岽;;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6期
4 陈欣欣;;后金融危机时期女性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的重新审视——第20届国际女性经济学年会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4期
5 张维迎;;凯恩斯主义荼毒中国经济[J];山西青年;2011年07期
6 李冬艳;;再议中国经济学教育的本土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7 孔强;;为什么会有经济哲学[J];企业家天地;2004年12期
8 高续增;;政府的经济学意义——那只“看得见的手”是不可或缺的[J];银行家;2011年09期
9 杨志华;杨胜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对国内外经济学在认识[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10 王中保;;项启源经济思想扫描[J];管理学刊;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魏丽莉;;像科斯那样研究经济学[A];“科斯与中国”暨庆祝罗纳德——科斯教授百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罗君丽;;罗纳德·科斯的经济学思想市场论[A];“科斯与中国”暨庆祝罗纳德——科斯教授百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璋;中国经济问题研究正处在转折期[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李;中国经济强劲回升[N];国际商报;2000年
3 孙杰;先扬后抑 中国经济十年路[N];中国财经报;2000年
4 温元凯;互联网:中国经济的出路[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5 李义平;与时俱进的中国经济学研究[N];人民日报;2009年
6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教授 曾康霖;经济学研究须努力寻求突破[N];人民日报;2009年
7 徐庆超编译;伯南克:改革和经济学研究将缓和危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翻译:辛志明;改造我们的经济学研究[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9 刘国光;经济学研究的立场[N];光明日报;2011年
10 夏业良;经济学研究需要规范[N];经济参考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雪;产品差别化、市场透明度与合谋[D];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
2 姚明霞;西方理论福利经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3 徐怀礼;灾害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唐龙;价值观与经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贺卫;寻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1998年
6 马姗伊;经济人的行为动机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7 韦倩;人类合作行为与合作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杨慧玲;劳动协作及报酬递增[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陈新锋;生存成本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刘汉全;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批判[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彦;网络经济与房地产业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故新;经济浪漫主义的现实呼唤[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的内在结合[D];河南大学;2007年
4 康燕;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D];郑州大学;2002年
5 刘伟丽;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经济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6 孙雪梅;从经济增长点的角度解读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琳;内需不足原因之分析[D];郑州大学;2000年
8 张蕊;西方经济学研究主题的变迁[D];吉林大学;2004年
9 刘山;自然资源约束下的最优经济增长分析[D];湘潭大学;2008年
10 李海军;由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引发的对经济学科学性的探索[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13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1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