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国外关于经济增长的政治学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04-30 09:58

  本文选题:经济增长 + 政策选择 ; 参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从政策选择与政治条件两个维度来梳理国外关于经济增长的政治学理论,并在各维度内对已有文献的观点进行分类归纳。结合文献梳理的成果,笔者提出关于经济增长的政治学研究范式的一些思考。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o sort out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in foreign countries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policy choice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and to classify and sum up the viewpoints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n each dimension.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literature review,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the paradigm of political science research on economic growth.
【作者单位】: 重庆市黔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分类号】:F06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本乾;;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均衡性分析:三维视角[J];东南学术;2006年04期

2 顾美红,张明菊;美国利益集团政治与政党政治关系比较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赵洪磊;利益集团与美国对华政策——以肯尼迪政府时期的"百万人委员会"活动为个案分析[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4 柳剑平,刘威;美国对外经济制裁决策过程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4年03期

5 程同顺;;西方国家农民利益集团的功能与作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6年09期

6 曹海军;文长春;;“统合主义”政府: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J];理论探讨;2006年04期

7 孙夕;中美公共政策制定中利益集团之比较[J];兰州学刊;2005年04期

8 田炳信;美国利益集团为什么妖魔化中国[J];前沿;2003年03期

9 赵映云;;基于“搭便车理论”思考的中小企业员工培训[J];企业经济;2007年03期

10 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J];社会学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敏;;中国居民消费方式变革的文化视角分析[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邵育群;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1979-2002)[D];复旦大学;2003年

3 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D];复旦大学;2003年

4 穆占劳;美国思想库与美中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鞠海龙;中国走向海洋“双区双点”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喜红;当代中国社会团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张建新;霸权体系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8 吉涛;第三部门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姚金菊;转型期的大学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狄会深;美国思想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虎;冷战后美国与印尼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2 章润华;决策与立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3 张妍;美国对外政策决策中的新闻媒体因素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宋山丹;冷战后利益集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伟勤;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民政治参与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宋凯军;美国二战后的贸易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魏志学;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治困境与出路[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耿学鹏;新、老“院外援华集团”之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05年

9 岳占菊;试析小布什政府的对台政策(2001~2004)[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罗鹏部;里根政府赤字财政的交易成本政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军;;《经济增长及其可持续性研究——兼论河北省经济增长问题》书评[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3期

2 John Cridland;;“我更关注绿色的经济增长”[J];低碳世界;2011年04期

3 黄菁;陈霜华;;环境污染治理与经济增长:模型与中国的经验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4 郑长德;刘帅;;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5期

5 王良举;王永培;李逢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吗?——来自CO_2排放量的国际数据验证[J];软科学;2011年08期

6 李雪;;关于价值的计量模型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3期

7 朱启才;;权力与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李予娇;;山东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9 陈延斌;陈才;;辽宁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9期

10 蔡元成;;分工与经济增长:市场经济与社会福利的角度[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5 罗斌;;论知识流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6 张妍蕊;温新建;;论技术创新扩散与经济增长[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7 高子建;;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守纪;;法律起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林金锭;;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目标及实现机制[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10 王军;;健康、贫穷与经济发展[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谷亚光;经济增长与道德是什么关系[N];中国改革报;2009年

2 汪龙;经济增长可能超过预期[N];国际金融报;2000年

3 潘启雾;发展绝不仅局限于增长[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丁茂战;古典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樊春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多大[N];科技日报;2000年

6 特派记者 师琰;经济增长不应该是直线式的[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7 剑桥大学经济系教授;经济增长的测度[N];中国财经报;2003年

8 孙立平;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变化[N];经济观察报;2003年

9 李华芳;云深不知处 揭秘无尽期[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董德刚;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决定性方面[N];辽宁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栋;基于代际叠代模型的经济增长复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陈艳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实现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田杨群;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互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朱翊敏;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对广东省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5 杨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6 管汉晖;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05年

7 潘向东;高技术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基于制度安排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南守重;金融深化、金融体制发展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喻平;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陈焰;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玲玲;资本主义精神、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彭高旺;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03年

3 张光森;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4 邬滋;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包桂英;环境低代价的经济增长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大平;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及中国实证[D];湖南大学;2003年

7 吴明哲;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厦门大学;2001年

8 周莹玉;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增长[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9 王凌云;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11年

10 胡莹;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历史和现实[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24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24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1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