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比较
本文选题: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 + 马克思经济学 ; 参考:《经济纵横》2013年01期
【摘要】:新凯恩斯主义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是目前西方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的主要工具之一,随机性、动态性以及一般均衡性是其三大鲜明特点,具体体现在理论模型的构造、求解、估计以及模拟过程中。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虽然形式构造、数量分析上非常严谨,但由于缺乏现实基础而对现实问题的解释乏力。马克思经济学对经济的随机性、动态性以及一般均衡性也有论述,其内容深入制度层面,从抽象到一般,逻辑严谨。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最初的理论不能完全解释现实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比较,在把握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的创新发展。
[Abstract]:The new Keynesian theory of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is one of the main tools for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problems in western economics at present. Randomness, dynamics and general equilibrium are its thre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embodi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etical models. 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estimating and simulating. Although the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is very strict in terms of formal structur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explanation of practical problems is weak due to the lack of realistic basis. Marx's economics also discusses the randomness, dynamics and general equilibrium of the economy, and its contents are deep in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from abstract to general, logical rigor. However, due to the change of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original theory can not fully explain the practical problem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and the related theory of Marxist economics. On the basis of grasping the basic analytical methods of Marxist economic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19.1;F0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钧;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J];当代经济研究;1996年01期
2 徐静;闫军印;;从马克思到现代均衡:一个理论综述[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动型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萧衡锺;;中国大陆于社会转型期的户籍改革——管理、制度与治理[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4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5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7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琳;;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三题论略[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王晓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8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于婷;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风险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构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继国;马克思经济学“辩证均衡”理论体系初探[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2 常婕;;对马克思经济均衡分析思想的认识——兼论瓦尔拉斯均衡分析思想[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张进铭;陶然;;约翰·罗默新古典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卓云;;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比较[J];学术研究;2006年05期
2 刘君斌;;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视角看当前金融危机[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3期
3 陈谨祥;陈丽;朱U,
本文编号:1828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2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