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瓶颈”的形成机理、突破路径及治理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
本文选题:制度瓶颈 + 制度成本 ; 参考:《经济学家》2013年03期
【摘要】:制度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相适性,若制度发展滞后或超前则会出现制度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此为起点,本文首先重点研究了制度成本视角下制度瓶颈的形成机理,通过研究制度成本与市场供求竞争性均衡的内在关系,深入探究了"均衡型"与"失衡型"两类制度瓶颈。进一步地从制度内核的角度提出了"调整制度成本或调整制度内核结构——控制供给需求——促进供求竞争均衡"这一突破制度瓶颈的一般路径,最后构建了治理制度瓶颈的"五系统"体系。
[Abstract]:The level of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suitable, if the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lags behind or leads, there will be a "bottleneck" of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With thi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stitutional bottlenec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cost, and studi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al cost and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of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bottleneck of equilibrium and imbalanc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institutional kerne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eneral path of "adjusting the system cost or adjus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institutional kernel-controlling the supply demand-promoting the equilibrium of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which breaks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the system. Finally, the "five systems" system of governance system bottleneck is constructed.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201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1BJL027)
【分类号】:F0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德起;林木西;;制度效率的“短板”理论[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启才;;经济学中的权力范式及其运行关系研究[J];财经研究;2008年12期
2 夏兴园;王骏;;市场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分析[J];财经政法资讯;2008年05期
3 胡波;;政治契约、责任政府与国家审计制度的改进[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冯猛;;地方政府研究的三种路径:特征、优缺点及研究应用——兼评社会学近年来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王立;;浅谈产权与国家的关系[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4期
6 杨应旭;;贵州人口城市化:产业、就业与制度[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09年00期
7 胡联合;;政治学最高法则下的中产阶层“稳定器”构建战略——兼与张翼先生商榷[J];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8 刘生旺;陈鑫;;税收政策有效性的制度约束[J];税务与经济;2010年05期
9 朱启才;;权力与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陈鑫;刘生旺;;财政收入、政府雇员收入与居民收入——基于1978-2010年的数据[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施戍杰;;斯密动力、国家能力与晚清近代化受挫[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邵慰;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高磊;产权效率的演进逻辑与考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志刚;基于适应性效率的中国保险制度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于畅;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王庆明;身份产权变革[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顺祥;中国征地制度变迁:驱动因素与制度供给[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洪名勇;农地习俗元制度及其实施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杨志文;原初农业社会私有产权起源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10 李建超;跨越拐点:城镇化加速阶段我国地方政府风险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纪操;诺斯、巴泽尔关于国家理论思想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宋娜;我国中小企业产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3 于芙蓉;政治契约视野中的责任政府构建[D];华侨大学;2011年
4 张文龙;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杨应旭;贵州人口城市化:产业、就业与制度[D];贵州大学;2008年
6 杨一容;基于制度短板的生态旅游资源补偿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李凡;支持妇女参与村级治理的政策演进:国家和社会的互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国峰;交易成本与制度成本的关系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张广利;陈丰;;制度成本的研究缘起、内涵及其影响因素[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张广利;陈丰;;制度成本的研究缘起、内涵及其影响因素[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2009年06期
4 吴俊英;公共风险支出与制度成本负担[J];经济问题;2005年09期
5 于喜繁;;制度成本与社会主体的理性选择[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冯建权;浅议网络经济的社会制度成本[J];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05期
7 杨光斌;制度化权利的制度成本[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史永新;推进制度创新才是解决通货膨胀紧缩的关键[J];商业研究;2001年07期
9 陈丰;;论非正式制度对制度成本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10 马颖;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思路的假定前提[J];经济评论;199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杨军胜;让制度成为社会财富积累的助推器[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傅兴宇;经济全球化迫切要求降低体制成本[N];中国审计报;2002年
3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N];人民日报;2004年
4 湖北经济学院 余四林;揭示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N];湖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国峰;制度演进的互利原则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刘志铭;微观经济干预:理论基础与制度边界[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群刚;制度变迁对长期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及应用[D];清华大学;2002年
4 韩福国;市场、组织与国家——中华全国工商联及民间商会(ACFIC)在制度博弈中的双重代理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晶;产权、社会资本与制度[D];暨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41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41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