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制度均衡与制度变革

发布时间:2018-05-04 05:05

  本文选题:制度均衡 + 制度非均衡 ; 参考:《商业时代》2012年04期


【摘要】:制度均衡或制度非均衡是分析制度变革或制度创新的经典经济分析框架。制度非均衡既包括制度供给不能满足制度需求的制度供给不足型非均衡,也包括制度供给过多,超出社会制度需求的制度供给过剩型非均衡,一种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从制度均衡再到制度非均衡,进而发生制度变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度变革就是制度非均衡到制度均衡的运动过程。制度非均衡是制度变革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制度均衡则是制度变革的目的和归宿,制度均衡意味着制度变革的一个过程完整实现。制度变革是制度非均衡和制度均衡的矛盾统一。制度非均衡是引起制度变革的动力,制度均衡是制度变革的现实目标,制度变革则是制度非均衡到制度均衡的运动过程。
[Abstract]: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or institutional disequilibrium is a classical economic analysis framework to analyze institutional change or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he system disequilibrium includes not only the system supply which can not meet the system demand, but also the system supply excess disequilibrium, which exceeds the social system demand. A kind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and structure from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to institutional disequilibrium, and then to institutional change, is the result of the joint action of many factors. Institutional change is the movement process from institutional disequilibrium to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Institutional disequilibrium is the prerequisite and necessary condition of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is the purpose and destination of institutional reform.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means a complet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 reform. Institutional change is the contradiction and unity of system disequilibrium and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Institutional disequilibrium is the motive force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is the realistic goal of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is the movement process from institutional disequilibrium to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作者单位】: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分类号】:F091.3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能生,黄上国;制度非均衡的理性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岳锋,王智慧,周国新;制度均衡与制度非均衡[J];天府新论;2005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艺;;我国粮食生产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基于政策均衡视角的研究[J];北方经贸;2009年11期

2 张钦朋;;区域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及其绩效牵扯[J];改革;2011年09期

3 龚波;;制度变迁: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动因、进程与反思[J];体育学刊;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付传明;中国地方公债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罗后清;当代西方劳动力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郑晓燕;论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制度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务勇;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经济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庄慧彬;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制度供求失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郝婷婷;健全中国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中的相关问题与对策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郭桂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均衡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3 张慧颖;公共行政制度均衡构建的审视[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樊祥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5 岳锋;集约型工业园区建设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松龄;制度供给:理论与实证[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2 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1992年06期

3 杨瑞龙;;论制度供给[J];经济研究;1993年08期

4 张旭昆;;论制度的均衡与演化[J];经济研究;1993年09期

5 程虹,窦梅;制度变迁阶段的周期理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能生,黄上国;制度非均衡的理性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1992年06期

3 李松龄;制度、制度变革与制度均衡──一种制度供求均衡的分析方法[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4 李松龄;制度需求的概念[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05期

5 邓大才;国企改革制度需求差异与内生性需求的培养路径[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6 卢现祥;论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供给过剩问题[J];经济问题;2000年10期

7 许永兵,崔华刚;制度与经济增长[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8 李艳;罗小川;;中国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性研究及其评价[J];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9 邓大才;制度需求累增效应假说与制度变迁阶段性突破[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10 朱波,杜卫亮;以制度变迁视角看潜产权及其转化[J];改革与战略;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宋圭武;;制度问题之我见[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松龄;;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3 王妍;;浅析寻租与制度的内在共生性及国有企业寻租治理[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肖文海;;新技术革命与下层制度创新对上层制度创新的张力[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余文烈;奉茂春;;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信条的“致命自负”——论“华盛顿共识”的理论悖论和现实矛盾[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谭丰华;;转型期经济增长:基于制度适应性效率的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宋圭武;“忙”的经济学思考[N];光明日报;2006年

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卢周来;制度变革的“水土相服”问题[N];中国经营报;2008年

3 北京大学教授 王建国;经济学研究的四个层次[N];人民日报;2006年

4 史晨昱;阿斯莫格鲁:专家时代通博难得[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樊春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多大[N];科技日报;2000年

6 陆高峰;解决制度性贫困不能靠“劝富济贫”[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6年

7 刘申有 宋文群;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规则的全球化[N];社会科学报;2000年

8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邓大才;选择制度变迁的最佳速率[N];社会科学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岳阳;制度变迁中利益集团的行为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怀山;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3 殷继烈;李约瑟之谜探析[D];复旦大学;2009年

4 史悦;无效率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5 唐玉秀;制度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延伸[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彭绪庶;技术进步与就业量的变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本文编号:1841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41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d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