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研究进展述评
本文选题:要素分配 + 劳动份额 ; 参考:《经济学动态》2013年08期
【摘要】:要素分配是收入分配研究的基础和逻辑起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政策价值。国内要素分配研究起步很晚,但在国内发展现实和国际研究热潮共同推动下呈加速跟进之势,集中涌现出一批成果。经细致梳理,将其归为四大主题:指标测度与国际比较研究为其基础,要素份额演进趋势研究为其亮点,决定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为其核心,应用领域与政策研究为其归宿。本文立足分主题剖析,力图廓清该领域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Abstract]:The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s the basis and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stud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olicy value. The study of domestic factor distribution started very late, but it has been promoted by the current upsurge of domest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a batch of achievements have emerged. After careful combing, it is classified as the four main themes: the measurement of indicators. The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trend of factor share is the highlight, the research of the determinant mechanism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s the core, the application field and the policy research are the end result. This paper tries to clarify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this field,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prospect of its development in this field.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统计研究中心;
【基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及演进趋势研究”(10CTJ009)资助 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 天津财经大学“优秀青年学者计划”支持
【分类号】:F01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俊;廖尝君;邵汉华;;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8期
2 常进雄;王丹枫;叶正茂;;要素贡献与我国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3 王舒鸿;;FDI、劳动异质性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J];财经研究;2012年04期
4 肖红叶;郝枫;;中国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及其国际比较[J];财贸经济;2009年02期
5 黄乾;魏下海;;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6 姜磊;王昭凤;;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研究;2009年01期
7 骆祚炎;;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与消费过度敏感性——1985—2008年的经验数据[J];财贸研究;2010年02期
8 陈书;刘渝琳;;收入差异的“倒U型”假说悖论:初次分配、再分配与政策选择[J];财贸研究;2012年01期
9 孙慧文;;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下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10 姜磊;;我国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Farmers' Income Increas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12期
2 王浩;;河南省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3 李星;陶田;;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安铁通;;管理劳动:价值创造及财富分配[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5 王金萍;刘嘉莹;杜国林;;21世纪以来辽宁省劳动报酬率演变分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6 王秀模;李研妮;刘茜;;中国工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与政策取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彭升;;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途径及意义[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9 古耀杰;;优化资本与劳动力组合、推动劳动报酬比重提高[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10 张涌洪;;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丽;;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陶为群;;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基于国民收入使用的分析视角[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超;;超金融化与美国金融危机:基于具体劳动分配与金融资本分配的维度[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王树斌;;当前社会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与原因探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是否恶化了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梁东黎;;初次分配的要素投入结构视角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丰;;第五十一章 人态和谐视域的企业内部风险规避探析[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8 徐琳;;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对储蓄政策的影响研究(1949—1956)[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9 任碧云;王智茂;;完善收入形成市场机制,提高居民市场化收入[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10 丛屹;闫亚玲;;劳动要素份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解释[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侯文杰;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6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8 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波强;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开;论公平分配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3 吕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杨雪林;转型经济中我国初次分配不公正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欧阳操;我国流转税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戴劲;和谐社会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孙磊;劳动者收入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8 陈强;福建省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静;河北省国民收入分配实证研究[D];石家庄铁道学院;2008年
10 刘学登;辽宁省国有资本产业分布影响因素及变动趋势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全红;;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财经科学;2010年06期
2 刘初旺;我国消费、劳动和资本有效税率估计及其国际比较[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04期
4 罗小兰;;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农民工就业效应分析——对全国、地区及行业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11期
5 王丽;;我国两税合并的社会经济福利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3期
6 蔡跃洲;;财政再分配失灵与财政制度安排——基于不同分配环节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1期
7 杨俊;廖尝君;邵汉华;;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8期
8 王亚芬;肖晓飞;高铁梅;;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及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7年04期
9 肖红叶;郝枫;;中国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及其国际比较[J];财贸经济;2009年02期
10 黄乾;魏下海;;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经济所 王振中;[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林毅夫;[N];人民日报;2007年
3 徐平生;[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蔡f ;[N];文汇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玉捷;内生性制度的演进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2 周卫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3 钱雪亚;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新广;;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分配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张培丽;;国外关于收入分配研究的最新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3 董全瑞;对收入分配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怎么看[J];领导之友;2002年01期
4 高书生;当前收入分配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南开经济研究;1998年02期
5 米建伟;梁勤;;收入流动性:收入分配研究的新领域[J];中国劳动经济学;2009年02期
6 高婷婷;;城市动拆迁中的主体利益分配研究[J];上海房地;2009年01期
7 宣文;;收入分配研究的新视角——收入流动性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3期
8 宣文;;收入分配研究的新视角——收入流动性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5期
9 叶红;沈灏;杨秀云;;基于随机网络的核心企业家识别及资源分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年01期
10 李晓容;夏明会;;集团公司集中式服务成本分配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杨瑞龙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将新方法引入收入分配研究的有益尝试[N];中国改革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宏奇;基于博弈论的协同采购利益分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42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4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