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闲阶级论》的理论成就
本文选题:有闲阶级论 + 消费社会学 ; 参考:《青年研究》2011年06期
【摘要】: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是现代消费社会学的开山之作,至今仍是这一领域最值得认真阅读的著作。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讨论这本经典著作,其一,《有闲阶级论》并非如其表面那样容易阅读,及其理由何在?其二,《有闲阶级论》一书包含三个上下连贯的组成部分:凡勃伦的社会哲学和方法论(一般理论);关于有闲阶级的系统理论;对有闲阶级现象的系统观察;其三,从分析社会学的理论视角看《有闲阶级论》的理论得失。
[Abstract]:Veblen's idle class theory is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consumption sociology and is still the most serious work in this field. 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uss this classic work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is not as easy to read as its surface, and why? Second, "the Theory of the idle Class" contains three coherent parts: Veblen's social philosophy and methodology (general theory; systematic theory about the idle class; systematic observ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the idle class; third,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of analysis, the theory of idle class theory is discussed.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分类号】:F014.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英姿;;司法过程中的“协调”——一种功能分析的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丁煌;李晓飞;;逆向选择、利益博弈与政策执行阻滞[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陈洪波;;当代中国青少年消费伦理异化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麻宝斌,李广辉;行政学中层研究:寻找理论与现实的中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张翼;张乐;;“人肉搜索”现象的理论探源及发展趋势研究[J];长白学刊;2010年03期
6 杨永娇;;论特大地震中社会行为的两极化倾向[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王等等;教育功能观研究述评[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寇紫遐;;我国公益广告的隐性功能分析[J];当代传播;2010年03期
9 李祖祥;课程结构的优化之路:选择性与多样化——关于高中选择性、多样化课程结构的新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10 韩笑莲;王广郊;;社会失范理论——浅析迪尔凯姆和默顿的犯罪学思想[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徐润泽;;艺术材料美感及其效果的达成——以1990年后中国实验水墨部分实践现象为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世钦;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结构、功能与生成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张瑞玲;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民间社团组织运作[D];上海大学;2010年
3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4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恺;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7 高小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雨可;中国经济转型期新中间阶层消费方式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刘雪凤;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视角下NGO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孙启进;结构的力量:社会结构与高等教育分流结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红敏;和谐社会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欧琴;论最高额抵押[D];重庆大学;2010年
3 陈蕾;传播学范式批判与重塑[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潘一林;教育政策影响分析方法探索[D];清华大学;2010年
5 保跃平;社会学视野下的“山寨”现象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张雪芳;城市社区照顾[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振宇;“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政府协调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白萍;结构功能主义和社会批判理论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房俊东;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与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赖婧;金融危机下中国“富人阶层”的媒体呈现[D];复旦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家;消费社会学的几个主要问题[J];求索;1992年04期
2 刘威;从凯里到凡勃伦——浅析美国庸俗经济理论的萌生与衍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3 张林;凡勃伦的制度变迁理论解读[J];经济学家;2003年03期
4 鲁明学;凡勃伦制度经济学述评[J];南开经济研究;1996年06期
5 张林;凡勃伦对正统经济学的批评及其当代有效性[J];思想战线;2003年02期
6 许文彬;经济学中的达尔文主义:背离与复归[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7 武模桥;凡勃伦经济哲学思想述评[J];理论学刊;2005年08期
8 阙祥才;论凡勃伦的经济社会学思想[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张林;;凡勃伦的经济学[J];中国纺织;2008年08期
10 罗彤;共同体、共同需要与财政[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殿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非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2 黄少安;张卫国;;融合、继承与发展——新、老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及其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丁任重;;计划与市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与现实——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4 丁任重;;计划与市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与现实——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5 曹东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现代经济增长癖的形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6 陶一桃;;意识形态的刚性与制度创新的绩效[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欧阳君山;;还“我”本来面目——从“经济人”到“注目礼人”[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宋圭武;;制度问题之我见[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林;;自由主义经济学在美国的一次失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10 荒木武司;;マルクスにおける「}q合の理娭」——「宗教·国家·尐^c」堒娭[A];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翔;非一般的经济学家[N];经济观察报;2010年
2 徐晋;城市在多样中再生[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3 杨雪冬;秩序的结构与边界[N];学习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孙明泉 张雁;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及走向[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朱近野;偏见在潜移默化驱使你[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吴玉军;走出自我认同困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李燕;诚信的经济学分析[N];光明日报;2004年
8 纪玉山;从新自由主义到“北京共识”[N];吉林日报;2006年
9 宫敬才邋(本报书评人);经济学教科书应该怎样写?[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丁任重;对经济学发展史的现实解读[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晓杰;马克思休闲思想及中国休闲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曹大勇;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汤正仁;西方经济演化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孙慧芳;奢侈品消费群体分化及认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孟繁颖;制度选择的综合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高扬;沃尔泽分配正义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4 郭超;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5 董建;共同活动方式与集体力[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杨梅华;新政治经济学与新演化政治经济学的比较与综合[D];兰州大学;2010年
7 陈国庆;西方消费经济思想与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71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71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