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及市场运作——基于武汉市383户农户问卷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农田生态补偿 + 补偿方式 ; 参考:《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5期
【摘要】:选择交易成本低、具有操作性的补偿方式,实现农田生态产品的市场运作,是农田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的关键。利用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武汉市农户对不同农田生态补偿方式的认知、选择以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政府补偿方式在农田生态补偿领域的缺陷及引进市场方式的建议。研究表明:(1)武汉市农户对农田生态补偿的认知程度较低,仅有10.71%的受访农户听说过生态补偿、生态危机等概念;(2)49.02%农户对现行的现金补偿方式不太满意,认为补偿金额太低,94.65%的受访者更倾向于接受更高额度的现金补偿方式;(3)农户对现金、实物、技术(智力)、政策等农田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偏好受其性别、年龄、家庭人口、家庭年收入、家庭中需抚养人口数和文化程度的显著影响。研究提出构建农田生态补偿的交易平台、完善生态环境物品数量化的体系设计和管理模式的多样化是推进农田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运作的关键。
[Abstract]:The ke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farm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 is to choose the low transaction cost and operable compensation method to realize the market operation of farmland ecological product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dat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rmers' cognition, choi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ifferent farm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thods in Wuhan. On this basis, the defects of government compensation in the field of farm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the suggestion of introducing market mode are pointed out.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farmers' cognition of farm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low in Wuhan. Only 10.71% of the respondents have heard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49.02% of farmer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current cash compensation. The respondents who considered that the compensation amount was too low (94.65%) were more inclined to accept a higher amount of cash compensation method. (3) Farmers' preference for cash, material objects,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policy and other farm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thods) was determined by their gender, age, and family population.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annual household income, the number of dependent populations and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the family.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key to promote the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of farm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to construct a trading platform for farm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to perfect the system design of quantific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ood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management mode.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体功能区空间规划管制下群体福利均衡与农田生态补偿研究”(4090128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体功能区划框架下农田生态补偿制度设计及效应”(08BZZ02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制均衡及机制研究”(2011PY008)
【分类号】:X1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振成;叶玉香;彭晓春;周广飞;;流域水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的思考——以东江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5期
2 蔡银莺;张安录;;江汉平原农地保护的外部效益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3 黄蓓佳;杨海真;;中国碳减排承诺解读及碳交易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4 陈声明,陈今杰,刘超,金涛,何丽敏;绿色食品与环境保护[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5年02期
5 蔡银莺;叶昱婷;汤芳;;不同群体对基本农田保护的认知及意愿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蔡银莺;张安录;;消费者需求意愿视角下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以武汉市城镇居民调查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06期
7 郝春旭;杨莉菲;王昌海;;湿地生态补偿研究综述[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21期
8 彭喜阳;;流域区际森林生态补偿两种基本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10期
9 葛颜祥;吴菲菲;王蓓蓓;梁丽娟;;流域生态补偿: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比较与选择[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杨欣;蔡银莺;;武汉市农田生态环境保育补偿标准测算[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进;;论保护基本农田[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2 贾锐鱼;赵晓光;祖彪;;叶类蔬菜对重金属的敏感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3 崔朝伟;许学工;;北京市域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的相对评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9年04期
4 崔朝伟;许学工;;北京市域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的相对评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5 董素;;湿地生态补偿中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博弈的法理探析及对策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张素兰;严金明;高成凤;;四川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6期
7 宋敏;张安录;;湖北省农地资源正外部性价值量估算——基于对农地社会与生态之功能和价值分类的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4期
8 王湃;凌雪冰;张安录;;农地选择价值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4期
9 戴兴安;胡曰利;;长沙市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10 许恒周;曲福田;郭忠兴;;市场失灵、非市场价值与农地非农化过度性损失——基于中国不同区域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饶世权;;科学布局产业保护流域水生态环境的法律规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世亮;刘芳;崔海燕;介晓磊;化党领;马闯;;褐土含磷量对锌镉吸附与解吸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3 吴启堂;黄国锋;蒋成爱;;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A];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开发与管理论文集[C];2000年
4 李长生;杨正礼;;我国农业废弃物污染与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凤枝;沃飞;郑向群;师荣光;;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杨正礼;;论中国农业污染防治道路选择[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利民;基于实物期权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聂鑫;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影响因素和测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3 王利敏;基于农田保护的农户经济补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孙光闻;小白菜镉积累及毒害生理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李有斌;生态脆弱区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柯庆明;水稻对镉累积的遗传生态学特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7 翟勇;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周海燕;黄河三角洲数字生态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9 薛占海;生态环境产业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朱文玉;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新琴;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漪;社会理性决策视角下的农地城市流转效益测度[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蓓蓓;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菲菲;流域内产业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郑水丽;基于国际经验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黄佳;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市场化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倩;新疆限制开发区域生态补偿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8 赵丹;基于农户视角的耕地保护认知、意愿及补偿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彩霞;不同社会群体认知草地功能和管理模式分异性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王熔;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法治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少兵;;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经济学原理及补偿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2 宋晓华,郑小贤,杜鹏志,王小平;公益林经济补偿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陈莹,刘昌明;大江大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讨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4 蔡银莺;张安录;;江汉平原农地保护的外部效益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5 于杨曜;潘高翔;;中国开展碳交易亟须解决的基本问题[J];东方法学;2009年06期
6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苏志勇,鲁安新,林清,张海涛;额济纳旗生态系统恢复的总经济价值评估[J];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7 蔡运龙;霍雅勤;;中国耕地价值重建方法与案例研究[J];地理学报;2006年10期
8 李仁东,程学军,隋晓丽;江汉平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4期
9 蔡银莺;李晓云;张安录;;武汉居民参与耕地保护的认知及响应意愿[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5期
10 尹璇;;我国排污权交易可行性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闻一言;[N];中国工业报;2009年
2 特约撰稿 李桂琴;[N];中国经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2 王瑞雪;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理论方法与实践[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3 蔡银莺;农地生态与农地价值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生态补偿制度法律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艳云;;煤矿井下电网无功功率的检测和补偿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0年02期
2 杨芳;王孟;叶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人民长江;2010年24期
3 宋秀娟;尚立斌;刘红卫;;高压异步电机无功功率补偿技术及应用[J];煤炭科技;2008年03期
4 张首顺;毛春梅;;城市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要素分析[J];水利经济;2009年04期
5 徐永田;;水源保护中生态补偿方式研究[J];中国水利;2011年08期
6 姚红义;;基于生态补偿理论的三江源生态补偿方式探索[J];生产力研究;2011年08期
7 张保华;;浅谈水煤浆制备厂提高电力负荷功率因数的方法[J];煤炭工程;2007年08期
8 吕国良,王淮,邵荣,戴东辉,赵惠中;供热管网补偿方式的选择[J];煤气与热力;2001年01期
9 宋钢;丁晓伟;;消弧线圈在矿区电网中的应用[J];中州煤炭;2006年02期
10 潘培庆;;浅谈煤矿地面设备无功补偿的方式[J];能源与环境;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元昌安;魏文展;;利用Logistic模型预测林木生长[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阮晓钢;胡日查;;用细胞自动机实现Logistic模型[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钟太洋;黄贤金;;区域兼业农户水土保持行为特征及决策模型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玉春;姜红安;梁素韬;;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城市供水水质的改善[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俊;;浅析饱和蒸汽流量测量补偿方式的选用[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2010)[C];2010年
6 李永浮;周成虎;鲁奇;;北京市流动人口的预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车翼;王元月;;养老保险影响劳动力供给行为的logistic模型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赖娟;肖珉;周宗放;;基于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我国集团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测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骆s,
本文编号:1874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74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