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分工水平对就业规模的影响
本文选题:分工深化 + 分工广化 ; 参考:《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举世公认的高速增长,但与之相悖的是我国的就业形势长期严峻,在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似乎呈现出某种非一致性关系。本文以马克思的社会分工制度理论为指导,首先回顾近年来就业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然后,借鉴新兴古典经济学失业与分工关系的理论成果,运用数理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论证就业与社会分工深化和社会分工广化的相关关系,着力揭示"中国就业之谜"的症结所在,得出了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运用全国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作进一步实证分析,证明了相关论断。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conomy of our country has realized the universally recognized rapid growth, but contrary to it,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grim for a long time, and there seems to be some kind of inconsist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s theory of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employment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and then draws lessons from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unemployment and division of labor in new classical economics, and applies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ment and the deepening of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widening of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ries to reveal the crux of "the mystery of Chinese employment", and draws relevant conclusions. On this basis, using the national panel data fixed effect model for further empirical analysis, to prove the relevant conclusions.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科学本质与实践创新”(项目编号:07BJL007)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课题“服务外包与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7SJB790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014.2;F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郑吉昌;何万里;夏晴;;论现代服务业的隐性就业增长机制[J];财贸经济;2007年08期
2 肖灵机,徐文华,熊桂生;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制度解释及制度安排[J];当代财经;2005年06期
3 刘键;蓝文永;徐荣华;;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探讨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4 郝坤安;张高旗;;中国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6年06期
5 赵秋成;;从产业和行业层面解析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3期
6 李俊锋;王代敬;宋小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两者相关性的重新判定[J];中国软科学;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祥;武国剑;南国君;刘海涛;;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探析——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彭慧蓉;钟涨宝;;浅析技术进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3 王耀中;张阳;;国内服务业发展研究的最新动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4 徐欣;王金辉;;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国内外比较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7年08期
5 林秀梅;张屹山;;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6 陈享光;刘霄;;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7 王成艳;孙占文;王庆琨;孔玲;;市场化:农地非农化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J];调研世界;2006年06期
8 伏胜旺;李志伟;韩晓宁;;我国农村失业问题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9 吕红珊;齐艳玲;;基于制度视角的吉林省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6期
10 李娟;;我国服务业就业变动比较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唐珏岚;;经济高增长为何不能带来高就业——“奥肯悖论”的经济政策学解析[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唐珏岚;;经济高增长为何不能带来高就业——“奥肯悖论”的经济政策学解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炬;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郜风涛;中国经济转型期就业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刘瀑;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就业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谢子远;我国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夏青;现代服务业演化机制与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袁朝辉;中国直辖市就业结构演进及其空间特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7 方莉;中国劳动力供求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刘汝良;江西人口结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量预测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杨玉英;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利迁;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英;山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2 梁学荣;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及对策[D];重庆大学;2010年
3 赵海龙;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对公司劳动力需求影响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朱晓东;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5 刘琳;生产者服务业与高素质劳动力就业[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6 王强;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肖春平;中国就业弹性的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艳花;重庆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康涛涛;江西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10 刘晶晶;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诚;中国隐蔽失业的测算及对策研究[J];财经科学;1996年04期
2 魏作磊;对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3期
3 魏作磊;;服务业能承担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任吗[J];财贸经济;2006年11期
4 李伍荣,高静;发展服务贸易:吸纳就业的新途径[J];当代财经;2004年01期
5 齐艳玲;;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制度解释[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6 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7 夏杰长;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增长型失业”的有效途径[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11期
8 陈安平,李勋来;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J];经济科学;2004年01期
9 常云昆,肖六亿;有效就业理论与宏观经济增长悖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2期
10 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宁宁;;小议云南省高等教育发展对经济的影响[J];财经界;2010年02期
2 张峰;;基于分工的产业升级理论与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白雪洁;赵婧;;中国省际农业生产力成长差异及其结构性因素[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科技预言为何大多落空[J];考试(高考·理科版);2010年03期
5 ;科技预言为何大多落空[J];考试(高考·文科版);2010年03期
6 刘浩宇;;基于OSL估计的中国技术进步就业效应实证研究[J];财经界;2010年03期
7 申社芳;;甘肃省人口老龄化实证分析[J];西北人口;2010年02期
8 杨建华;;论社会分化的三个维度[J];浙江学刊;2010年01期
9 徐晓燕;何应森;;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证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梁东黎;;技术进步的总价值和净价值:对长三角、珠三角技术进步的比较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胜;;基于后发优势理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证分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银喜;;新时期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公共服务需求实证分析——以内蒙古草原110目标确立与功能拓展为分析对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郭全根;;高校中青年教师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创新与技术进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A];'2010(第十八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及造纸新技术应用研讨会('2010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与造纸新技术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杨晓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与资本需求模型[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日兴;;从“衡器”观念的变化看衡器技术进步[A];称重科技——第九届称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孙登林;;从桥式称重传感器的改进创新看传感器行业配套发展问题[A];称重科技——第九届称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沈悦;张学峰;;利用资本市场促使陕西企业做优做强研究[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9 卢扬;;网络经济下科技创新的思考[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10 姚磊;;村落农民体育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安徽省小岗村、小井庄和落儿岭3村实证分析[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董扬;多方因素主导汽车业发展[N];经济日报;2011年
2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张成思;CPI不足以成为衡量通胀的唯一指标[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3 记者 李大庆;中国属于初等发达国家[N];科技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李大庆;中国属于初等发达国家[N];科技日报;2011年
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董扬;多方因素主导汽车业发展[N];经济日报;2011年
6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张成思;CPI不足以成为衡量通胀的唯一指标[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7 记者 俞春华 通讯员 黄斌;仪化增加长丝差别化产品产量[N];中国石化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陆晓辉;光热发电起步 持续发展需跨越技术阻碍[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 张祥;服务业成为引领创新的主导力量[N];国际商报;2011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余子君;诺安基金:关注三大投资主线[N];证券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萍;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研究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宋志青;中小银行的信贷优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超;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宋志华;中国政府卫生支出的规模、结构与绩效研究[D];东北大学 ;2010年
5 杨圣奎;中国区域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霍连明;高技能型人才能力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王明贤;企业竞争性战略联盟系统演化机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8 卢青伟;团队特征、知识管理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闫晶晶;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董建锴;陕西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利娜;中国纺织产业影响力的实证分析[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路梅;基于实证的IT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杜红兵;统计过程控制中非正态过程能力指数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郑毅;环境决策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清钜;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张忆;中小企业安全投入对安全绩效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谭秀娟;重庆市直辖以来水足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凡亚军;公路客运线网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何沁坪;基于新家庭经济论的医生工作家庭关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卫珊珊;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征地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76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7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