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贸易碳转移排放测算方法分析与评价
本文选题:碳转移排放 + 测算方法 ; 参考:《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10期
【摘要】:目前中国的碳转移排放测算方法有很多,虽然方法不尽相同,但总的结论和计算出的变化趋势类似。造成碳转移量测算结果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碳排放强度的测算模型不同,二是对于中国加工贸易转移碳排放的认识不同。测算避免转移排放量时,如果不考虑加工贸易的影响,在某些年份(如2002年)甚至会得到"中国是碳转移的净进口国"的结论。在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的年份,与强大的规模效应相比,几乎所有不确定性产生的误差都可以忽略,不会影响"中国是碳转移的净出口国"的最终结论。鉴于规模效应是主导原因,出口贸易量与出口碳排放份额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对测算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1997—2007年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19%稳步增长到37%,出口碳排放的相对份额从18%~23%增加到33%~35%是相对合理的结果。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methods for measuring carbon transfer emissions in China. Although the methods are different, the general conclusion and the calculated change trend are similar.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 in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carbon transfer, one is the different models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the other is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fer of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If the effects of processing trade are not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measurement of emissions avoidance, the conclusion that China is a net importer of carbon transfer may even be reached in some years (e.g. 2002). In years when exports are far larger than imports, almost all the uncertainties can be ignored compared with strong scale effects and will not affect the final conclusion that "China is a net exporter of carbon transfer". Since scale effect is the dominant reason, there is a certain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ort trade volume and export carbon emission share. The results of rationality analysi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 of China's export trade volume to GDP increased steadily from 19% to 37% in 1997-2007, and the relative share of export carbon emissions increased from 18% to 33%, which is a relatively reasonable resul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转移排放与碳泄漏在谈判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0CB955502-02)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贸易隐含碳转移变化和国际分工”(编号:11YJCZH177)资助
【分类号】:X196;F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张晓平;;中国对外贸易产生的CO_2排放区位转移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02期
3 李善同;何建武;;从经济、资源、环境角度评估对外贸易的拉动作用[J];发展研究;2009年04期
4 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5 顾阿伦;何建坤;周玲玲;姚兰;刘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内涵能源及转移排放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6 姚愉芳;齐舒畅;刘琪;;中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就业、能源关系及对策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7 齐晔;李惠民;徐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8 王媛;魏本勇;方修琦;和夏冰;杨会民;;基于LMDI方法的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计军平;刘磊;马晓明;;基于EIO-LCA模型的中国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陈m"然;;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变——基于隐含碳的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3期
3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张迪;魏本勇;方修琦;;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200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沈可挺;李钢;;CGE Model Measures Carbon Duty's Impact on China's Export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6期
6 梅林海;谭轶;;引入进口贸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7 王磊;;美国碳关税政策对中美贸易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0年12期
8 张纪录;;中国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排放研究——基于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7期
9 时军;王艳龙;;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碳排放权确认与计量探析[J];财会通讯;2010年25期
10 沈可挺;李钢;;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评估[J];财贸经济;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晓旭;王英;;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测量方法研究综述[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絮絮;徐鹤;;欧盟第二波碳关税压力与中欧贸易中隐含碳的估算——基于EDR的隐含碳系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史贤华;徐明辉;;中国中部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闫云凤;杨来科;;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以CO_2排放为例[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6 鞠丽萍;陈彬;戴婧;陈绍晴;杨谨;何国p,
本文编号:1908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08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