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评估的差异因素研究——基于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19 17:13

  本文选题:碳税 + 影响评估 ; 参考:《资源科学》2013年05期


【摘要】: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调控工具之一,征收碳税在减少CO2排放的同时也将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由于所采用的分析模型、数据以及情景假设等不同,在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GDP)影响幅度上,国内现有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Meta方法对导致评估结果差异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选择和碳税税率的设定是导致评估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模型选择是造成研究结论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以解释结论差异的74%左右;如果考虑模型选择与碳税税率的交叉影响,其解释效力可进一步提高到87%;而征税方式与碳税使用方式对研究结论差异没有显著影响。相比于其他模型,CGE模型与MARKAL-MACRO模型的评估结果比较稳定,影响幅度居中并较为接近,更为适用于评估实施碳税对GDP的影响程度。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在分析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上亟需方法论创新,需要特别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Abstract]:A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gulatory tools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carbon tax will not only reduce CO2 emissions, but also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analysis models, data and scenario assumptions,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extent of the impact of carbon tax on China's economic GDP. In this paper, the Meta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 difference of evalu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oice of model and the setting of carbon tax rate are the main reasons lea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assessment results. Among them, model selection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 in conclusion, which can explain 74% of the difference. If considering the cross-influence of model selection and carbon tax rate, The explanatory effect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to 87, 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ax collection and carbon tax use is not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other models,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CGE model and MARKAL-MACRO model are more stable, the influence range is in the middle and close, and it is more suitable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carbon tax on GDP.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carbon tax on China's economy needs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
【基金】:973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与适应策略”(编号:2012CB955700)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课题[国际贸易政策及减排政策对中国的影响]”(编号:XDA05150200)
【分类号】:F124;X19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喜;;我国开征碳税的CGE模拟与碳税法条文设计[J];财贸经济;2010年03期

2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7年20期

3 苏明;傅志华;许文;王志刚;李欣;梁强;;我国开征碳税的效果预测和影响评价[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72期

4 姚昕;刘希颖;;基于增长视角的中国最优碳税研究[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5 曹静;;走低碳发展之路:中国碳税政策的设计及CGE模型分析[J];金融研究;2009年12期

6 周晟吕;石敏俊;李娜;袁永娜;;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与经济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年03期

7 高鹏飞,陈文颖;碳税与碳排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0期

8 王灿;陈吉宁;邹骥;;基于CGE模型的CO_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2期

9 魏涛远,格罗姆斯洛德;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8期

10 贺菊煌,沈可挺,徐嵩龄;碳税与二氧化碳减排的CGE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娜;何继新;侯宁;顾凯平;;碳排放权交易的双向拍卖博弈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9期

2 顾华详;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付飞;李异;张健;;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4 张洪波;徐苏宁;;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5 崔木花;;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黄晓霓;;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王守敬;;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孟祥健;;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郑家欢;吴志祥;;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建一;;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常慧娟;;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李毅;;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1(2003)[C];2004年

5 王娜;邱琦;;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6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Pr;钟世霞;;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7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8 黄璜;;“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汪清蓉;;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怀;韩瑞;;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扣除额标准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8 刘林;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9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耀鹏;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闫恒超;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鹏;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志琼;煤电价格协调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谭啸;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史玉岩;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商鹏鹏;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之配套制度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宛;张磊;;我国当前实行碳税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可行性思考[J];财经论丛;2009年01期

2 李齐云;商凯;;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碳税减排政策设计[J];财政研究;2009年10期

3 范金,郑庆武,王艳,袁小慧;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情景分析——一般均衡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4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5 周剑;何建坤;;北欧国家碳税政策的研究及启示[J];环境保护;2008年22期

6 苏明;傅志华;许文;王志刚;李欣;梁强;;碳税的中国路径[J];环境经济;2009年09期

7 苏明;傅志华;许文;王志刚;李欣;梁强;;我国开征碳税的效果预测和影响评价[J];环境经济;2009年09期

8 苏明;傅志华;许文;王志刚;李欣;梁强;;碳税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环境经济;2009年09期

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分析[J];决策与信息;2005年08期

10 苏明;傅志华;许文;王志刚;李欣;梁强;;我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7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兰翠;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晟吕;石敏俊;李娜;袁永娜;;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与经济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年03期

2 胡新婷;;我国碳税研究的进展及反思[J];财务与金融;2011年04期

3 曹葵 ,牛桓云;美国二氧化碳税的计算与争议(续)[J];环境科学动态;1994年03期

4 曾鹏;;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因素分析与综合集成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5 邢丽;;碳税国际协调的理论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44期

6 汤e鴈,

本文编号:1910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10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2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