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的存量流量一致模型研究述评
本文选题:存量-流量一致模型 + 宏观经济学 ; 参考:《经济学动态》2013年12期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暴露了主流宏观经济学在货币金融分析方面存在弊病,而以Godley为代表的多位经济学家所发展的存量流量一致模型,通过明确引入货币金融体系的作用而能对金融危机的发生进行有效的理论分析和预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不仅考察实物资本、金融资产和负债等存量,也考察实物和金融交易产生的流量;第二,基于存量流量核算一致性的原则,通过核算方程和部门的行为方程考察存量和流量之间的动态相互影响;第三,引入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比如历史时间、过程理性、货币和银行的重要作用等。存量流量一致模型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框架。
[Abstract]:The American subprime crisis expos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mainstream macroeconomics in monetary and financial analysis, and the consistent model of stock flow developed by many economists represented by Godley is able to make effectiv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n the occurrenc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rough the explicit introduction of the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first, we not only inspect the stock of physical capital, financial assets and liabilities, but also examine the flow of physical and financial transactions. Secon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sistency of stock flow accounting,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stock and flow is examined through the accounting equation and the behavior equation of the Department; and third, the post Keynes economy is introduced. The theoretical methods of learning, such as historical time, process rationality, the important role of money and banks, etc., the consistent model of stock flow provides a new research framework for macroeconomics research.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015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颖媛;我国村镇银行脆弱性的测度及成因分析[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娟;基于微观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建淮;;基于信息的双重危机模型及其在东亚危机中的应用[J];经济学(季刊);2001年01期
2 保罗·克鲁格曼;论新一代危机模型[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10期
3 陈小平;品牌的认知进化与模型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年03期
4 方丹;江孝感;;政府间管制效率的比较模型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5 曾婧;蔡银寅;;监督与激励:改善企业生产管理的二元结构模型分析[J];财会月刊;2009年21期
6 宋琴;胡凯;;政府干预、银行信贷与企业融资——基于激励与抽租权衡的模型分析[J];甘肃金融;2010年08期
7 高倩;申毅;李天然;赵媛;;由南京旅游收入的模型探讨民国旅游资源的利用[J];学理论;2011年12期
8 李之勇;李树刚;;工程变更技术及模型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13期
9 喻小军,罗荣桂;我国民营企业增长模型分析[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10 范钛;现代管理生产力的解构与模型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林晓;王一涛;;对应试教育条件下学生学习行为的模型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高林;刘喜梅;;多模型中权值确定的新方法及其应用[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3 朱萍;刘伟泽;万立滨;;基于实证研究的知识管理路线、方法和模型分析[A];航空工业档案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13年度优秀论文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潘洁;周宗放;;全流通下KMV模型中的违约点修正及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5 毛曹珏;曹锐;;两种缺陷接地结构的模型分析[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肖田元;;仿真是基于模型的活动[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7:仿真是基于模型的实验吗[C];2009年
7 吴义忠;陈立平;张昌杰;;基于多领域模型分析的参数优化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8 董维中;;气体模型对钝体高超声速流动数值计算影响的分析[A];第十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侯建荣;黄培清;;基于Ito随机微分方程的客户群变动模型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肖婷婷;;经典的逃税模型及其两周期扩展[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范超;浅谈如何备战统计建模大赛[N];中国信息报;2011年
2 媛萍;用模型分析企业战略要素[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3 牛津大学博士 阿姆斯(RMS)风险管理公司亚太地区代表 高航;由近期亚太地区地震看巨灾风险[N];中国保险报;2012年
4 编译 史一卓;印度应用气象模型监测臭氧污染[N];中国气象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平;主题模型及其在中医临床诊疗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刘雪燕;门限模型及其在我国宏观经济研究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09年
3 郝春艳;网络容量扩张中的成本效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荣腾中;基于高阶周期Markov链模型的预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郭国强;空间计量模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邓朝华;移动服务用户采纳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徐卓顺;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建模原理、参数估计方法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闫彬彬;符号约束的TVP-VAR模型及我国信贷供求冲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罗毅丹;灵活的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树生;生存模型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春娟;几类相依风险模型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孙希锋;我国利率决定模型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刘琼;经济环境下几类离散风险模型的破产分布[D];中南大学;2010年
4 刘兵;基于统一技术采纳模型的信息系统个体接受影响要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陈田;信用风险中的单向违约传染定价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谢剑;云计算服务产品的组合双向拍卖模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7 张驰;积分营销的商业模型分析与展望[D];复旦大学;2009年
8 王祖洪;基于GIS的社会经济模型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徐扬;IS-LM模型的演变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董慧玲;基于Bass模型的产品扩散与换代时机决策的实证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16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1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