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经济学在人本思想上的分歧与发展——基于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8-05-23 22:48

  本文选题:人本思想 + 马克思经济学 ; 参考:《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摘要】: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的逻辑起点都要依据经济学假设展开,"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的基本假设,即精于计算、理性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由于其过度张扬人的自利导致主流经济学在经济界标和社会界标上错位,虽然经过修正和完善,加入了制度、伦理道德的因素,却仍不免陷入人本贫困。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直坚持人本导向,确立了人本思想的研究地位,通过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实现了自我扬弃和超越。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过程中,仍要坚持人本导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视人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尊重人本精神,强化经济学对人的研究与深化。
[Abstract]: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theory system should be based on the economic hypothesis. "Economic Man hypothesis" is the basic assum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instream economics in the West, that is, good at calculation, rationality and pursuit of maximum self-interest. However, due to its excessive publicity of self-interest, mainstream economics is misplaced in economic and social markers. Although it has been revised and perfected, and has joined the system, the ethical and moral factors are still trapped in human-oriented poverty. Marxist economics has always adhered to the humanism orientation, establish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humanism thought, realized the self-sublation and transcendence through criticizing the "economic man hypothesis". In the course of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Marxist economics,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orientation, apply the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value of human beings in the study of economics and respect the humanistic spirit. Strengthen the study and deepen the economics of human beings.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创新》项目资助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0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东红;王国坛;;奥林匹克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契合[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高国希;;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晏辉;;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传统伦理的现代境遇[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一)[C];2007年

4 彭柏林;;《大学》的伦理政治观及其对廉政建设的启迪意义[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5 刘建荣;;公共秩序——人类德性与理性之维[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6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7 陈进华;;中韩未成年人公民教育比较研究[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朱金瑞;全荣花;;企业安全发展的伦理意蕴[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春萍;叶幸男;;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经济发展[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文妮;老挝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9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林青;日本开放式保护政策对我国园艺产品出口的成本效应分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卓云;;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比较[J];学术研究;2006年05期

2 何其多;;中国经济学三大理论的局限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3期

3 陈韶华;郭广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态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2期

4 吴易风;;西方经济学家论马克思经济学——写于马克思诞辰190周年[J];中华魂;2008年05期

5 郭广迪;;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史著作中的马克思及其经济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吴易风;;西方经济学家论马克思经济学——写于马克思诞辰190周年[J];经济学动态;2008年01期

7 郭广迪;;《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马克思经济学及其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12期

8 余斌;;马克思经济学说中的假定与西方经济学的假设[J];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04期

9 吴振磊;;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的比较[J];经济纵横;2011年08期

10 徐秋慧;;试论三足鼎立的中国经济学[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东黎;;若干重要理论观点的比较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文集[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李松龄;黄玉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辩证关系[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王仕军;;西方经济学企业理论科学性的三大体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程明俊;;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白永秀;马小勇;;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开展“六个一”活动[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7 胡代光;;西方经济学者论计划与市场和我们的思考[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深化企业改革[C];1987年

8 李娟;邓海潮;;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不动摇[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汪虎虎;;浅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中的数学应用[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建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基础[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朱柏铭;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何干强根据海派经济学南京研究所讨论刘国光教授《谈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系列研讨会内容综合整理 上海金融学院 盛正德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系教授 陈承明;争论是为了更好的统一[N];社会科学报;2006年

3 杨双菁;不能用西方经济学“描述”中国改革[N];中国财经报;2005年

4 高鸿业;应用西方经济学须符合国情[N];人民日报;2001年

5 钟丽华;梁小民:大众的经济学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6 文建东;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N];河南日报;2002年

7 杨帆;西方经济学不是神学[N];中国经营报;2001年

8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副教授 张建君;正确拿捏两种经济学的关系[N];社会科学报;2006年

9 本报驻伦敦记者 陈建;西方经济学家怎样看人民币汇率?[N];金融时报;2004年

10 周肇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宝江;西方经济学的综合与回归[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林建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利益和谐的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王海杰;人力资本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郭毅;企业理论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D];厦门大学;2004年

5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杨建飞;科学哲学与西方经济学思想发展演化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4年

7 高嵩;马克思经济学的经济行为主体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8 孙成竹;论马克思“人的存在的现象学”[D];山东大学;2009年

9 邱明洲;台湾租税法律主义的实践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郭丽娜;有效需求理论演进及其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颖林;经济学人性假设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2 王玉;断裂与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范冬梅;马克思经济学时间观的当代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蒙灵芝;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5 段迎晖;论经济学的人本精神[D];湘潭大学;2004年

6 张云芳;《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7 疏唐泽;当代西方企业伦理中的人本管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晓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人本思想及其实现路径[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9 陈放;美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本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亚峰;马克思经济学的汇率决定理论[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26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26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8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