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中国经济与刘易斯拐点:基于边际生产力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7 01:25

  本文选题:中国 + 经济发展 ; 参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利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事实,假设工业部门面临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完全竞争性的条件下,其实际工资水平应当等于该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并运用永续盘存法估计资本存量,通过实证分析估计工业部门生产函数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根据工业部门面临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一般性假设,推断出目前中国经济至少已经超越刘易斯第一拐点。
[Abstract]:Taking advantage of the fact that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unbalanced, assuming that the labour market facing the industrial sector is completely competitive, its real wage level should be equal to the marginal productivity of the sector's labour. Using the method of perpetual inventory to estimate the capital stock, and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o estimate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the marginal productivity of labor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hypothesis that the industrial sector is facing complete competition in the labor market. It is inferred that China's economy is at least ahead of Lewis's first inflection point.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扩大内需过程中家庭消费信贷的适度规模和经济后果研究”(12BJY153)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教师与学校间的法律关系及其社会保障问题研究”(EIA090414)
【分类号】:F06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月;;刘易斯转折点的跨越与挑战——对台湾20世纪60—70年代经济政策的分析及借鉴[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9期

2 王文龙;;民工荒、粮食安全危机与中国农业生产模式转型[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2期

3 宋世方;;刘易斯转折点:理论与检验[J];经济学家;2009年02期

4 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5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6 龚六堂,谢丹阳;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7 毛学峰;刘靖;;刘易斯转折点真的到来了吗[J];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8 吴要武;;“刘易斯转折点”来临:我国劳动力市场调整的机遇[J];开放导报;2007年03期

9 刘应杰;;“刘易斯拐点”之后的中国战略[J];人民论坛;2011年12期

10 卜永祥,靳炎;中国实际经济周期:一个基本解释和理论扩展[J];世界经济;200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孔庆洋;余妙志;;工业深化、技术进步与金融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刘秉镰;刘勇;;对我国公路水运交通省际资本存量(1952-2004)的估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徐蕾;刘学敏;;论“资源优势陷阱”效应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5 张跃,王天龙;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问题的模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熊妍婷;黄宁;王华明;;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对外开放与能源技术效率提升[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7 宋静;;资本积累和就业问题文献综述[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8 晋盛武;王圣芳;;贸易与环境质量: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9 王云平;;改革以来教育在经济领域中是否存在公平效率的改进[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邵全权;;中国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基于单方程估计和系统估计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史晋川;林锦;王婷;;跨国采购合约、供应商准则与劳工法律移植——富士康事件后的一种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陈晨;;劳动力有限供给、有序迁移与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讨论及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7 刘庆和;;1949-2008年贵州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基于灰色生产函数模型的核算[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8 周重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悖论——基于两种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博;;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1978-2004[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陈鹏;台湾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6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嵘;我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4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余玲铮;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平等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肖海姣;辽宁省宏观经济投资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瑞军;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薇;不安全感、预防性储蓄与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罗新伟;区域物流与TFP[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袁赢;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月;;刘易斯转折点的跨越与挑战——对台湾20世纪60—70年代经济政策的分析及借鉴[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9期

2 金开铸;赴台参观访问报告之一 台湾的教育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1993年04期

3 冀县卿;钱忠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一个经济解释[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4 舒圣祥;;“刘易斯拐点”:是挑战更是契机[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42期

5 耿元;林玳玳;;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来到了吗——质疑2007年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9期

6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7 包小忠;刘易斯模型与“民工荒”[J];经济学家;2005年04期

8 孙自铎;;中国进入“刘易斯拐点”了吗?——兼论经济增长人口红利说[J];经济学家;2008年01期

9 宋世方;;刘易斯转折点:理论与检验[J];经济学家;2009年02期

10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评论员 张刃;[N];工人日报;2008年

2 孟昕邋陆铭 陈钊;[N];解放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光智;;读厉以宁教授《经济漫谈录》[J];博览群书;1999年05期

2 赵德馨,周军;中国需要一门中国经济发展学[J];经济评论;1997年01期

3 黄岽岽;;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6期

4 李松林;;二元经济论不能概括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J];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05期

5 夏振坤;十年改革的总体回顾(论纲)——中国经济实证研究之四[J];江汉论坛;1989年11期

6 吴敬琏;中国经济整体协调改革的思路[J];财贸经济;1988年05期

7 雍同;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发展中国经济[J];财经研究;1992年09期

8 赵伟;;大学-经济学-中国经济:从理论到现实的一种思考[J];社科纵横;2010年03期

9 茅于轼;中国经济50年的经济学回顾[J];开放潮;1999年Z1期

10 卫华;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谈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J];国外理论动态;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伟;;论当代经济发展的特点[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许坚;;生态经济的界定[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蒋锦洪;张晓琴;;建立经济发展的人本价值评价指标[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张望月;;基于马克思《资本论》视角的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洪春;;人口优生与经济发展[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6 王军;;健康、贫穷与经济发展[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7 邰丽华;王姝娜;;以内需为主保增长的经济学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8 罗介均;成官文;魏荣荣;梁凌;韦文渊;徐珊;;柳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尚敏;叶长兵;;云南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10 杨文章;;序[A];2005—2006山西省统计科研成果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少军;环保影响经济发展吗?[N];中华建筑报;2006年

2 记者 廖维;中国经济成长惊人[N];中国证券报;2000年

3 ;加入WTO将使中国经济实现“蛙跳”[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4 齐建国 刘戈平;非典对中国经济的两种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陈淮;中国经济出现重大转机[N];西藏日报;2000年

6 赵晓 高辉清;2002年中国经济仍将逆风飞扬![N];中国经营报;2002年

7 主讲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泊溪;经济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经济[N];中国信息报;2001年

8 东升;中国经济今年增长率可达百分之八[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吕政;应用经济学理论:在服务实践中走向繁荣[N];人民日报;2008年

10 陈涛 余光和 张庭彬 李甬 任海 峻岭;中国经济下半年九大悬念[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保平;低成本经济发展的制度阐释[D];西北大学;2002年

2 罗静;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周寂沫;论货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恒毅;信息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何志星;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D];浙江大学;2012年

7 孙伊然;权力制度、国家与经济发展[D];复旦大学;2007年

8 程炼;劳动分工、不可贸易的服务产品与开放环境中的经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周建雄;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孙希有;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诚至;文化、制度与经济发展互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高金龙;论经济发展的文化底蕴[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建龙;产业转移与传统农区工业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包桂英;环境低代价的经济增长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世州;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董剑;缪尔达尔经济思想评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彭鸿;武汉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让刚;县域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高晶晶;有限理性与资本主义精神[D];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

10 韩立鑫;制度与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39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39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a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