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红枫湖流域生态补偿断面水质监测与补偿额测算

发布时间:2018-05-27 02:41

  本文选题:红枫湖 + 生态补偿断面 ; 参考:《环境化学》2012年06期


【摘要】:正红枫湖位于北纬26°31'—31°34'和东经106°24—106°43'之间,是云贵高原乌江支流猫跳河上的一个人工河道深水水库,其东西宽约9 km,南北长约16 km,面积57.2 km,最大水深45 m.红枫湖是贵阳市的主要水源地之一,占贵阳市饮用水总量的一半.近年来,为保障红枫湖水质,流域上游地区加大了水环境保护力度,红枫湖水质有明显改善.但在贵州
[Abstract]:Jinghongfeng Lake is located between latitude 26 掳31- 31 掳34'N and longitude 106 掳24-106 掳43'E. It is an artificial river channel deep water reservoir on the Wujiang tributary of Yungui Plateau. It is about 9 km in width from east to west, 16 km from north to south, with an area of 57.2 km, and the maximum water depth is 45 m. Hongfeng Lake is one of the main water sources in Guiyang, accounting for half of the total drinking water in Guiyang.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water quality of Hongfeng Lake,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en strengthened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basin, and the water quality of Hongfeng Lake has been obviously improved. But in Guizhou,
【作者单位】: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贵州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基金】:国家“十一五”重大水专项(2008ZX07101-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75039)资助
【分类号】:X832;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晓红;虞锡君;;县域跨界水污染补偿机制在嘉兴市的探索[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汤绍青;吴永祥;王高旭;丰华丽;周宏伟;杨洪林;;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太湖水污染补偿量测算[J];水资源保护;2012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周大杰,董文娟,孙丽英,石缎花,齐晔;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王金南;万军;张惠远;;关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的几点认识[J];环境保护;2006年19期

3 朱岗;江立生;李志明;;宁波市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调研报告[J];环境保护;2006年19期

4 虞锡君;;建立邻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环境保护;2007年02期

5 刘晓红;虞锡君;;基于流域水生态保护的跨界水污染补偿标准研究——关于太湖流域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07年08期

6 刘桂环;张惠远;万军;王金南;;京津冀北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7 王丰年;;论生态补偿的原则和机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嘉龙,刘永霞,钟晓;红枫湖夏季浮游植物初步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2 许德芝;红枫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对策探讨[J];贵州环保科技;2004年S1期

3 陈椽,胡晓红,刘美珊,易菊,潘鸿;红枫湖浮游植物分布(1995~1996)与水质污染评价初步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4 傅以明;;保护和开发红枫湖自然风景资源的初步探讨[J];贵州环保科技;1981年02期

5 王智慧,杨祖丽;红枫湖春季原生动物群落与水质的初步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6 易菊,刘美珊,潘鸿;红枫湖浮游动物的分布及周年变化研究[J];贵州环保科技;1998年01期

7 盛学良,任炳相,朱德明;环境保护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及预测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年06期

8 施颂发;红枫湖鱼体残毒初步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1981年06期

9 王大卫;“鱼”和“熊掌”兼而取之[J];党的生活;1999年04期

10 刘凤亭;;渔家傲——红枫湖行[J];贵州环保科技;198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立英;吴丰昌;张润宇;张永三;刘静;;红枫湖溶解有机质不同有机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濮培民;马永兵;李正魁;张晋芳;成小英;张文华;李裕红;;同步实现西部振兴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对策——红枫湖水质生态修复工程的启示[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3 王仕禄;刘丛强;朱兆洲;杨伟;肖化云;陶发祥;;红枫湖、百花湖溶解微量气体的产生、消耗与分布[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王少锋;冯新斌;仇广乐;;红枫湖地区土壤——大气汞交换通量的初步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肖化云;刘丛强;李思亮;王仕禄;;氮同位素示踪湖泊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贵州红枫湖为例[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刘峰;秦樊鑫;胡继伟;黄先飞;蒋翠红;李存雄;;红枫湖沉积物中酸可挥发硫化物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7 邓子昌;;部分类型企业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与测算[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8 齐瑞环;龙健;朱健;康福星;;贵州高原喀斯特深水水库水质变化与趋势分析[A];农村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长娥;张明时;;红枫湖、百花湖底质现状调查及污染物来源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10 梁祝;;中小型污水脱氮除磷净化技术及设备[A];全国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设备)交流与工程咨询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凌;红枫湖每天“少喝”近万吨污水[N];贵阳日报;2010年

2 濮培民 本报记者 柯士雨;红枫湖再添百亩“绿岛”[N];贵阳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吴丹;重走生态路红枫湖期待环保的未来[N];贵阳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吴亚鹏;强化生态治理 改善红枫湖水质[N];贵阳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鲜晓荻;再造绿色的生态家园[N];贵阳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柯士雨;红枫湖生态浮岛技术全国领先[N];贵阳日报;2010年

7 耀家昌 本报记者 孙恒 柯士雨;红枫湖生态治理工程启动[N];贵阳日报;2006年

8 罗梅;以保护求发展:红枫湖打响环保突围战[N];贵州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孙恒;红枫湖水富营养化 加大整治迫在眉睫[N];贵阳日报;2006年

10 詹爱华;红枫湖百花湖水质趋于好转[N];中国环境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岳兰秀;红枫湖、百花湖水中溶解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征及环境地球化学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2 魏中青;红枫湖有机氯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3 胡健;贵阳市大气—水体—土壤环境中多环芳烃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4 朱兆洲;长江上、下游湖泊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5 王少锋;汞矿化带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佳;红枫湖水安全评价[D];贵州大学;2009年

2 王智慧;红枫湖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3 罗世霞;红枫湖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及源解析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雯;红枫湖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含量测定及源解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5 晏妮;贵州两种类型喀斯特水库浮游植物分布与富营养化特征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长娥;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库污染源的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再荣;饮用水源水及自来水厂微囊藻毒素的变化和去除方法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8 韩志伟;大型水电工程对河流水化学组成的影响分析[D];贵州大学;2009年

9 杨妍;水电开发对河流CH_4、N_2O产生与释放的影响分析[D];贵州大学;2009年

10 曲明昕;百花湖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40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40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8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