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邓小平与20世纪60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

发布时间:2018-05-29 07:56

  本文选题:邓小平 + 国民经济调整 ; 参考:《党的文献》2011年05期


【摘要】:在20世纪60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响应毛泽东号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推动调整方针的贯彻执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主持制订"工业七十条"和"高教六十条",逐步恢复被"大跃进"运动破坏的社会经济秩序。他同其他中共中央领导人一起,积极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强调:经济建设要贯彻综合平衡思想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要以群众满意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各项工作都要有利于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些思想成果,保证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进行,也为改革开放后我们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national economic adjustment in the 1960s, Deng Xiaoping, then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responded to the call of Mao Zedong and made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adjustment policy. He presided over the formulation of 70 articles of Industry and 60 principle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gradually restore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destroyed by the 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Together with other leader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e actively explored the road to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China, stressing that economic construction should carry out the idea of comprehensive balance and the principle of agriculture as the foundation and industry as the leading fact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mas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all work should be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These ideological achievements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national economic adjustment and provide important ideological resources for us to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road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分类号】:K27;F091.9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敬胜;;论邓小平“两个飞跃”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汪青松;;邓小平企业管理实践与理念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3 周新城;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前途的一个大问题——科学地研究苏联演变问题的重大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胡安全;;新时期中共党内教育活动的历史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胡安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意识的嬗变与执政党的思想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王新建;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的宽广视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马小林;刘沧海;;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当代社会思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王开琼;;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及增进民族团结的策略[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王心月;;邓小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沙健孙;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哲学基础与四大难题[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雅儒;;论新一轮思想解放——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3 程中原;;中国是怎样走上成功之路的?[A];当代中国与它的外部世界——第一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程中原;;毛泽东理论问题指示平议[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正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冯静;;关于避免收入两极分化的政府责任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麦佶妍;;民主执政: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必然选择[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黄力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史批判与当下诉求[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9 王志平;;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10 耿志敏;;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的一个新的特质形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青松;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蓝文权;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兆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晓梅;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孙静;中俄在中亚的共同利益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岳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生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王建礼;巴西共产党探索“走向社会主义的巴西式道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万秀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唐政;新中国建立以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历程及经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庆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彭坤;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D];东北大学;2008年

3 张振祥;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政府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莹;基于马恒昌小组精神的企业创新精神的思考[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潘博;毛泽东关于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后东;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理论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0年

7 吴波;和谐社会构建中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楠;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时期的思想与实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国刚;邓小平理论特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王强;中共领导人与西路军问题的拨乱反正[D];天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翼;试论邓小平尊重民意的调研作风[J];党史文苑;2005年20期

2 何春萍;;邓小平民主革命时期与“左”倾的五次较量[J];党史博采(理论);2005年08期

3 陈东林;;邓小平、陈云与改革开放的成功起步[J];党史博览;2010年09期

4 贾崇民;;小平同志在顺义[J];北京支部生活;2004年08期

5 王宁;;毛泽东与邓小平[J];党的建设;1995年03期

6 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说:三峡工程是政治问题[J];书摘;2002年11期

7 许新华;邓小平对生产力理论的发展与贡献[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8 王成志;;邓小平的平民亲戚们[J];时代风采;1994年08期

9 程毅,,吴恒斌;学习邓小平关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的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10 李曙新;爱国的邓小平和邓小平的爱国主义[J];党史天地;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庆英;;弘扬邓小平的科学精神[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李才平;刘章烈;;邓小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思想初探[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3 房宁;王淑梅;;邓小平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贡献[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乃毓;;事业成败 关键在人——浅析邓小平的人才思想[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前言[A];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和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赵宝云;赵少明;;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的求真务实作风[A];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C];2004年

7 慈彪;;学习邓小平社会科学思想[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聂晓静;;毛泽东、邓小平政治发展观比较[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侯且岸;;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A];纪念邓小平(上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存生;宇文利;;邓小平与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兼论邓小平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A];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和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光荣 大理州政协原副主席;饮水思源,难忘改革先驱[N];大理日报(汉);2008年

2 卢洁;一万年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3 许新三 向郢;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从何而来[N];协商新报;2007年

4 董志铭;一个关系军队建设全局的大问题[N];学习时报;2010年

5 许新三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本报记者 向郢;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从何而来[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7年

6 实习生 秦郑敏 记者 张启富;邓小平纪念地协作发展研讨会在我市召开[N];广安日报;2008年

7 实习生 秦郑敏 记者 张启富;广州人民永远怀念邓小平[N];广安日报;2008年

8 记者 曾妮 通讯员 史伟宗;《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大型展览在穗开幕[N];南方日报;2008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王伟光;评《论邓小平》一书[N];学习时报;2008年

10 实习生 曾一莹 杨莉 本报记者 廖琴;守望圣地[N];广安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慈;19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刘建武;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宋海儆;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认识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和水;邓小平人的解放和发展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方针;用户信息技术接受的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韩立红;“总设计师”的管理智慧[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 陈立媛;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若干思想探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8 鲍雪松;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积淀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范伟;新国家观[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张洁;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蕾;论邓小平廉政法制思想[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2 郭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思想的探析[D];厦门大学;2001年

3 刘春香;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转型评析[D];延边大学;2002年

4 卢诚;论邓小平的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彭帅;论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D];中南大学;2004年

6 梅鹏;邓小平公平思想特征溯源[D];清华大学;2004年

7 张军强;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发展[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年

8 许寒生;江泽民调查研究理论和实践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税强;论邓小平“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于禄娟;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与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D];河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50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50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a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