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个批判性的评论
本文选题:古典经济学 + 庸俗经济学 ; 参考:《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唯物史观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划分为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两个历史时期。然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不承认资产阶级经济学已经转化为庸俗经济学。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强调抽象的资源配置、在研究方法上强化数理工具的应用,企图以此来掩盖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庸俗性质。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加以批判性的分析,不难发现披上了科学外衣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依然是庸俗经济学。
[Abstract]:Marxist classical writers us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divide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western bourgeois economics into two historical periods: classical economics and vulgar economics. However, modern mainstream western economists do not admit that bourgeois economics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vulgar economics. They emphasize the abstract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tools in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order to cover up the vulgar nature of modern western economics. Applying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the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nature, research object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modern western economic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he modern western economics, which has been covered in science, is still vulgar economics.
【作者单位】: 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F09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劲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审视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张鸣年;“文化”与“文明”内涵索解与界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刘鹏;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问题探讨——论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和马克思工人阶级先进性理论的生命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潘德荣;回顾与反思:关于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的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张跃进;论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林光纪;;海域征用补偿贴现的探讨[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李建德;;平等或不平等的效率分析——论新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公正观[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陈斌;私营经济发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陈江生;国际金融危机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曾祥正;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钟庆才;人力资本产权与实现机制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9 刘卫东;产权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10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薇;“债转股”的进退机制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5 肖江;生态科学观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冷小青;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卫军;证券市场风险的法律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许学征;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媒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马霖;村民自治与中国民主化进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陈其勇;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华;杨理可;;“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新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许贶南;;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湖南农机;2011年07期
3 刘娟;;古典与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之比较[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4 方美琪;陈禹;;关于经济理论研究的若干思考——系统科学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J];中国信息界;2011年09期
5 李双金;;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演进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6 刘鸿明;;“经济人”假设: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不同认识[J];理论学刊;2011年06期
7 潘玉萍;;略论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从客观主义到主观主义[J];江苏商论;2011年06期
8 傅子恒;;经济学边界、市场作用、政府治理、公平与效率新解——理论经济学四个命题的深层次思考[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9 曾光荣;王学先;;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孙雪婷;;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三农问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堡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不能忽视其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指导作用[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丁堡骏;;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应该注意加强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指导[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林金忠;;西方主流经济学分配理论评析[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4 张林;;自由主义经济学在美国的一次失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王元璋;;马克思解决使古典经济学陷入绝境的两大难题及其启示——并论马克思创立的科学劳动价值论在当代面临的难题及其解决[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中村哲夫;鹿锡俊;;孙文的经济学说试论[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7 周玉燕;;试论西方经济学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转型及其启示[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罗浩;;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汪超;;促进《资本论》研究 再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丁堡骏;;现代庸俗经济学并没有证伪劳动价值论——以萨缪尔森对马克思的批判为例[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军;政治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的关联[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蒋万胜;浅说制度经济学及其在我国的适用[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3 丁茂战;古典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N];经济参考报;2010年
4 高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批判眼光下的经济观念史[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张道航;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经济学解读[N];北京日报;2006年
6 吉林 关柏春;“非劳收入”到底是什么收入[N];北京日报;2008年
7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 丁堡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吴易风 上海金融学院经济系教授 周肇光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张薰华;西方经济学取代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N];社会科学报;2005年
8 苏里格;告别货币主义教父[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9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 胡培兆;把“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区分开来,不妥[N];北京日报;2010年
10 许崇正;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吴春雷;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大学;2012年
2 杨悦;回归经济的本质[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3 姜国权;市场社会主义劳动产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徐颖莉;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的多元演变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5 刘荣军;财富、人与历史[D];复旦大学;2007年
6 岳宏志;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汤正仁;西方经济演化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翠平;从劳动价值到剩余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玉;断裂与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振兴;现代西方经济哲学多元论的依据和问题[D];苏州大学;2008年
4 王闪闪;试论斯密经济学自然哲学的研究方式[D];苏州大学;2009年
5 李长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于雅;经济人和经济发展—批判与反思[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7 徐祥军;马克思利润率平均化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刘旭蕊;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演进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王春晓;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发展历程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10 李静茹;西方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56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56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