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方法论的“范式”之争

发布时间:2018-05-31 12:26

  本文选题:历史学派 + 奥地利学派 ; 参考:《财经研究》2011年07期


【摘要】:文章对19世纪中后期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之间展开的一场关于经济学方法论范式的论战进行了评析,提出论战表面上看是两派围绕历史归纳法与理性演绎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不同的认知而产生的争论,本质上则是主张先验理性主义还是坚持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分歧:在门格尔的体系中存在着先验的经济学真理,在施穆勒的体系中否认一切先验绝对真理的存在,只承认存在着相对的、暂时的经济学真理。就方法论来说,如何将理性演绎和历史归纳两种研究范式有机完美结合,仍然是现代经济学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a debate on the paradigm of economics methodology between the historical school and the Austrian school in the middle and late 19th century. On the surface, it is argued that the two schools have different cognition about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historical induction and rational deduction in the study of economics. In essence, is i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anscendental rationalism and empiricism epistemology: there is transcendental economic truth in Mengel's system, and in Schmueller's system all transcendental absolute truths are denied. Only acknowledge the existence of relative, temporary economic truth. As far as methodology is concerned, how to combine rational deduction with historical induction is still a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in modern economic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BJL056)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B101)
【分类号】:F09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德华;西方经济学的实证主义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朱健;“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试释──兼与胡义成先生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3 管德华;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建设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曹英;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评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徐斌;李燕芳;;生产要素理论的主要学派与最新发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李军;冯志军;;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构建[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7 钟群英;波普尔的“证伪”实证经济学思想及索罗斯的实践[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张海峰;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特色[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刘巧云;;“经济人”假设的哲学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6期

10 覃家琦;论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发展逻辑[J];财经科学;2002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志文;谢作诗;;无悲剧的公地制度——对哈丁模型的扩展及其验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李振宇;;法经济学方法论研究[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陈伟;;“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4 刘湘溶;王彬辉;;环境法学权利研究方法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以《教育与经济》杂志为例[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7 赵华;;经济学假设的哲学解读[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张存刚;漆威;;有关“经济人假设”的几个问题[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雄胜;张国法;刘旭;于成永;酆尘颖;;中国会计研究规范及其成效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10 王海杰;;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与我国政治经济学革新[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郝大江;要素适宜度与其区域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钱明亮;中国生育率转变的人口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8 金懋;运输的生产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吴迪;公路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关系模型及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哲涛;虚拟货币属性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方华;演化经济学的方法论探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卢寅昊;中美劳动成本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崔志军;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李聚伟;对我国民间借贷相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时圣银;丹尼尔·豪斯曼的经济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何清;乔恩·埃尔斯特的经济哲学[D];湘潭大学;2011年

8 刘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法经济学思想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范冬梅;马克思经济学时间观的当代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江祥;合并商誉的经济后果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树君;;奥地利学派主观主义的历史演进:从门格尔到拉赫曼[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2 李华芳;;维也纳的回声——关于奥地利学派的经济思想[J];读书;2008年04期

3 胡少华;王晓玲;;全球金融危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J];金融与经济;2009年10期

4 刘树君;;经济学的数学化贫困——奥地利学派视野中的数学方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韦森;;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主义认识论与交易费用经济学范式的未来发展:一个偶然的理论猜测——为张五常教授七十寿诞而作[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杨春学;;米塞斯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7 李春放;关于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经济计算大辩论的解读与反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年03期

8 周瑞峰;刘立门;;《经济学的哲学》中的芝加哥学派与奥地利学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9 姚中秋;;立法企业家与制度生成:门格尔制度理论重述[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金晶;;奥地利学派经济周期的理论回顾和启示[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树;;福祉经济学研究进展与国民福祉系统[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林;;自由主义经济学在美国的一次失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杜能的经济理论简介[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赵德余;;从新古典主义到演化制度主义——20世纪社会主义改革的重大理论分歧及其政策后果[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5 黄少安;;立足中国文化和现实,奠定“合作”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6 黄春兴;;制度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接受性之概念[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台湾[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静;;循环经济的经济学思考及政府的作用探讨[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刘宗谦;于加尚;;拟凹函数特性及其应用的讨论[A];2006“数学技术应用科学”[C];2006年

10 ;深刻反思经济人,全面升级经济学——致全世界经济学人公开信[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秋风;作为经济学家的哈耶克[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秋风;薛兆丰与奥地利学派的影子[N];南方周末;2003年

3 叶敏;少数派立场的复兴[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张维迎;危机中的选择[N];经济观察报;2009年

5 萧敢;难觅名译原创唯见拾遗补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袁东;工具岂能当结论[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谷亚光;国企改革的制度创新要讲科学性[N];中国改革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邹光祥;经济学家眼中的“1·14”井喷行情[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9 董砚龙;经济学家沉默社会学家登场[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10 本报理论周刊;正确看待我国当前经济热点问题[N];北京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雄;米塞斯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杨日鹏;二十世纪上半期社会主义经济核算论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邓晓锋;基于企业家行为的制度演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秦正云;基于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的创业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赖普清;市场的性质[D];浙江大学;2007年

6 刘业进;分工、交易和经济秩序[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曦;哈耶克经济理论述评[D];吉林大学;2012年

8 郝延伟;“美国大萧条”[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雄;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世界[D];复旦大学;1995年

10 郭笑撰;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晓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比较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梦琦;现代奥地利学派方法论及对经济分析的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桂萍;产业组织理论的奥地利学派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赵欣慧;认知与经济学[D];吉林大学;2010年

5 郑娟;以米塞斯为核心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王静宜;门格尔与施穆勒的经济学方法论之争[D];河北大学;2010年

7 肖小龙;关于构建经济学“中国学派”的若干思考[D];西北大学;2006年

8 邱元东;现代奥地利学派的企业理论及其评述[D];山东大学;2011年

9 苗钟颖;解析“斯密问题”[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樊森林;奥地利经济学派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59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59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0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