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的新领域
本文选题:贸易与环境问题 + 环境贸易 ; 参考:《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摘要】:贸易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在介绍传统的研究角度即研究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贸易的影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的新领域:环境贸易。环境贸易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保护产品和服务贸易,而是指环境要素的直接或间接的贸易。环境贸易包括直接的环境贸易和嵌入(外生)的环境贸易,它们均直接对环境产生良好影响并成为贸易的一部分,应引起关注和重视。
[Abstract]:Trade and environment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concerned by all countries in the 21 st century.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angle, that is, the influence of trade on environ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on trade,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new field of trade and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trade. Environmental trade does not refer to the traditional trad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ducts and services, but refers to the direct or indirect trade of environmental elements. Environmental trade includes direct environmental trade and embedded (exogenous) environmental trade, both of which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become a part of trade, which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罗贞礼,龙爱华,黄璜,徐中民;虚拟土战略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化管理[J];冰川冻土;2004年05期
2 李秀香,张婷;出口增长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CO_2排放量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7期
3 周志田;杨多贵;;虚拟能——解析中国能源消费超常规增长的新视角[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4 龙爱华,徐中民,张志强;虚拟水理论方法与西北4省(区)虚拟水实证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5 牛树海;虚拟水分析理论和方法[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张连众 ,朱坦 ,李慕菡 ,张伯伟;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淑甜;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效应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贞礼,龙爱华,黄璜,徐中民;虚拟土战略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化管理[J];冰川冻土;2004年05期
2 罗贞礼,黄璜;红三角地区农产品虚拟水的计算分析[J];冰川冻土;2005年03期
3 徐中民,程国栋;中国人口和富裕对环境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5年05期
4 王新华,徐中民,龙爱华;中国2000年水足迹的初步计算分析[J];冰川冻土;2005年05期
5 程国栋;肖洪浪;徐中民;李锦秀;陆明峰;;中国西北内陆河水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以黑河流域为例[J];冰川冻土;2006年03期
6 王红瑞;董艳艳;王军红;韩兆兴;;关于虚拟水与虚拟水贸易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7 李斌;汤铸;陈开军;;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8 姚蓝,李磊,宿伟玲;动物虚拟水概念及其应用[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魏东,马一太,吕灿仁;温室气体减排的灵活性机制与未来展望[J];电力环境保护;2001年02期
10 项学敏;周笑白;周集体;;工业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姜双林;;环境倾销理论对浙江环境法制建设的影响及对策——从贸易与环境的视角看环境保护法的修改[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2 徐振辞;苗慧英;;虚拟水理论与河北省虚拟水战略分析[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冯浩;吴普特;李百凤;赵西宁;;缺水对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4 范群芳;董增川;杜芙蓉;;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效率研究与探讨[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罗贞礼;黄璜;;丘陵山区郴州市的水资源足迹计算与结果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6 颜章雄;严志强;黄宗葵;;广西社会化耕地资源稀缺评价[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7 王娜;杨培岭;任树梅;李云开;;虚拟水理论在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研究[A];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2005北京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Ⅱ)[C];2005年
8 王娜;杨培岭;任树梅;李云开;;虚拟水理论在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研究[A];国际农业论谈——2005北京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吴小刚;张土乔;李洵;黄亚东;;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若干经济对策分析[A];第4届流域管理和城市供水国际会议论文集(A)[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贞礼;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2 游进军;水资源系统模拟理论与实践[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年
3 姜纯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配置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畅明琦;水资源安全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5 马涛;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生态要素流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6 张俊艳;城市水安全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刘钦普;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达;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D];复旦大学;2007年
9 李国柱;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10 孙义鹏;基于水足迹理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剑;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D];厦门大学;2000年
2 陈强强;甘肃张掖市实施虚拟水战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3 谢文秀;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D];暨南大学;2005年
4 张梅;广东出口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刘永强;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6 黄小锋;水资源系统安全分析理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汤铸;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8 唐文钰;环境因素对贸易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刘佳;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对工业污染影响的定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牛玉生;南四湖水安全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爱华,徐中民,张志强;西北四省(区)2000年的水资源足迹[J];冰川冻土;2003年06期
2 刘绍;叶琳;游江峰;;广州市实施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6期
3 魏淑甜;廖先玲;;北京市商品房市场分析与调控对策[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赵廷宁,武健伟,王贤,史明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罗丽;美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韩冬炎,陈蕊;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商业研究;2004年14期
7 段进军;从地缘政治角度论冷战后资源的战略地位——以石油和水资源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2期
8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5期
9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陈东景;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J];地理学报;2001年05期
10 徐中民,张志强,龙爱华,陈东景,巩增泰,苏志勇,张勃,石惠春;环境选择模型在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以黑河流域额济纳旗为例[J];地理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堂军;矿区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与适应性对策[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明华;高秋杰;吴红梅;;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的新领域[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薛健;;加快发展环境服务业,,多角度推动结构减排[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杨智明;;从环境保护看“入世”后河北省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A];第二届环境保护市场化暨资本运营与环保产业发展高级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陈涛;姜丽楠;;全球化视角下的环境产业分销战略研究[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马小玲;;国际贸易与污染转嫁——对我国环境标准适用WTO规则的建议[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工作秘书处副处长 朱留财;经济全球化需防范绿色壁垒[N];中国环境报;2009年
2 记者 吕红丽;我市环保产业发展方兴未艾[N];盘锦日报;2006年
3 李海英邋马新萍;中瑞研讨可持续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7年
4 卢授永;如何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瓶颈[N];中国环境报;2003年
5 于维香;加入WTO勿忘环保(下)[N];中华合作时报;2001年
6 记者 俞艳婷 通讯员 王斌 沈晓英;要为环保“疑难杂症”开“处方”[N];嘉兴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肖明;环保产业“十二五”末产值2万亿[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8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王传军;亚洲全力向绿色发展转型[N];光明日报;2009年
9 肖雄;环境产业:政府的摇钱树[N];华夏时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卓妍;PPM标准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刘丽娟;黑龙江省对俄木材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王彦军;欧盟的环境政策与环境外交[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本文编号:1960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6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