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用理论研究收获的可喜成果——评《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本文选题:信用机制 + 经济学分析 ; 参考:《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摘要】:正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一书,是对信用进行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所收获的可喜成果。作者从基础理论分析层面研究信用问题,有利于厘清信用研究的理论脉络,在此基础上将信用理论研究引向深入。
[Abstract]: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credit, published by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is a gratifying achievement of the research on the basic theory of economics on credit. The author studies the credit problem from the basic theory analysis level, which is helpful to clarify the theoretical context of the credit research, and on this basis to lead the credit theory research to the depth.
【作者单位】: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分类号】:F06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冬健,张黎;水价的经济学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2 莫易娴;信用的经济学分析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5年04期
3 李国柱;李从欣;;控制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年10期
4 刘秋荣;;浅谈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0年04期
5 姜照华,王家斌;知识密集型产品市场的经济学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08期
6 宁一非;消费者权益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2005年06期
7 叶长青;;证书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师;2006年03期
8 郑雁宾;弥晓锋;顾玮;;产业集聚的经济学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3期
9 孟建苏;;关于国民财富的新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路思远;;制度约束与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明志;陈锡尧;;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公共经济学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辛利;周毅;王晓燕;;广东省体育产业定位的经济学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吴宣恭;;从政府行为看经济学的影响——关于霍邱巨奖事件的理论思考[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4 刘宁;;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经济学分析[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1)[C];2001年
5 陈喜红;姚运先;谢煜;;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及解决途径[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洪银兴;;新经济的经济学分析[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获奖名单[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洪银兴;;开幕词[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9 叶建亮;金祥荣;;信用与私有产权的起源:一个新视角[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袁志彬;;用水定额交易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海兵;我对“快乐经济学”的不同看法[N];光明日报;2007年
2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茅于轼;尊重自由的经济学分析[N];国际金融报;2002年
3 李燕;诚信的经济学分析[N];光明日报;2004年
4 丁栋虹(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重视道德的经济学分析[N];文汇报;2002年
5 周玉燕;官僚主义的经济学分析[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张万新;发现生活的真相[N];财经时报;2006年
7 洪银兴;新经济的经济学分析[N];新华日报;2000年
8 龚丹韵;经济学家为什么容易“说错话”[N];解放日报;2008年
9 易姣娇;WTO建立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N];中国审计报;2005年
10 李伦;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刻不容缓[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智英;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卿前龙;休闲服务的经济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士梅;信誉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4 许志晖;媒体融合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贺卫;寻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1998年
6 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赵新宇;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8 陈新锋;生存成本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陈雷生;邓小平的科技经济协调思想及当代意义[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蒋锦洪;经济发展中的人本诉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频;腐败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郁婷;互补式信息产品捆绑定价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3 汪建;公务员腐败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与治理[D];重庆大学;2008年
4 肖兆权;腐败成因的经济学分析和国家廉政体系构建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5 陈伟;近岸海域环境现状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6 陈茂先;现代公共决策的经济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史悦;无效率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8 昝金淼;兴福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罗刚;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10 王明轶;保护特许权的经济学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73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7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