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与资本主义社会正义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哲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8-06-03 18:47

  本文选题:政治经济学 + 批判范式 ; 参考:《江汉论坛》2011年01期


【摘要】:从表面上看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然而,在实质上却隐含、表征着马克思的政治及哲学立场和视域。在《手稿》中,马克思从"社会个人"出发,即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出发,将政治哲学批判寓于政治经济学分析之中,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的自由与平等,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为一种剥削制度的不正义性。《手稿》中体现出来的"批判正义"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批判新自由主义思潮,回应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颠覆"与重构,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On the face of it, < 1857-1858 economics manuscript is a strictly economic work, however, in essence, it implies that it represents Marx's political and philosophical standpoint and horizon. In manuscripts, Marx set out from "social individual", that is, from the realistic social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or economic relations, and put the criticism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the analysis of political economy. Has profoundly exposed the apparent freedom and equality of capitalist society, Criticizing the injustice of the capitalist economic system as a system of exploitation. The thought of "criticizing justice" embodied in "manuscripts" is critical of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neoliberalism in our critique of the neoliberal trend of thought toda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spond to the "subvers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various Marxist thoughts and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F0;F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一兵;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与历史唯物主义——《〈1857-1858年手稿〉导言》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02期

2 王浩斌;;政治哲学的方法论自觉——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的考察[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海滨;;反思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J];桂海论丛;2010年02期

2 王波;;政治经济学语境中的心理学刍议[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3 王海滨;;反思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J];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02期

4 周倩;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规范问题[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周倩;;影响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合理抽象的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8期

6 胡亚军;许恒兵;;历史规律的抽象性特征——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谈起[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志亮;马克思政治哲学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大维;马克思实践观新探[D];黑龙江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汀阳;;哲学的政治学转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框架的反思与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新生;;作为规范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J];求是学刊;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从明;深化对劳动价值论和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认识[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2 谢思全;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表现与再认识[J];南开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3 胡培兆;原始积累辨伪[J];理论前沿;2001年21期

4 汤在新;剥削及其存在的历史前提——再论私营经济的性质[J];南方经济;2003年02期

5 葛守昆;深化对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认识——兼论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余自生;澄清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几个认识误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7 王大超;关于剥削理论与剥削行为实践作用的再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胡义成;浅谈理论界对“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误解[J];经济问题;2002年10期

9 陆克富;私营企业主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J];天中学刊;2002年04期

10 冯书泉;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的思考[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在新;;关于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思考[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2 迈克·哈特;陆心宇;;共产主义之共者[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3 王浩斌;;政治经济学批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权建构的必由之路[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4 许兴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5 张华荣;;深入学习《资本论》方法论 构建政治经济学新体系[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6 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解读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次调整与现代文明的演进[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7 张昌廷;;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野中的管理劳动[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建国;;澄清对马克思方法论的四大误解——兼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创新[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9 林校生;;略述唯物史观的三个著名“判别式”[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周自强;;郭沫若“亚细亚生产方式”论与奴隶制生产方式论研究[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德平;耀邦同志如何看消费[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2 卫兴华;雇8个工人是划分剥削的界限吗[N];北京日报;2002年

3 陈克艰(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让市场最充分地发挥作用[N];文汇报;2001年

4 胡为雄;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的论述(中)[N];学习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何沙洲;自由与平等是发展的根本[N];经理日报;2003年

6 贾高建;唯物史观的经典思想[N];学习时报;2002年

7 特约记者 刘洪军;市场经济中是否存在剥削[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8 胡为雄;准确解释马克思的上层建筑学说[N];学习时报;2009年

9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张一兵;资本主义在“自我升级”吗[N];解放日报;2009年

10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徐贵相;从《资本论》中找寻解决现实矛盾的钥匙[N];深圳特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峗;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存在论基础[D];复旦大学;2003年

2 户晓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3 钱立火;《资本论》与唯物史观[D];复旦大学;2004年

4 韩欲立;物体、消费与符号[D];复旦大学;2007年

5 袁凌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科学范式[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罗骞;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5年

7 蒋红;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创建[D];复旦大学;2006年

8 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杨光;形态与逻辑[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夏莹;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D];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法宣;论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汪芳;青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意蕴[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刘伟;德沃金权利论法律思想评述[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国栋;卢梭政治设计的逻辑起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常丽平;简·斯梅蕾《一千英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6 白利军;自由与平等之争[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晋;关于中国私营经济发展之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8 刘t坭,

本文编号:1973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73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1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