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经济学视角下的地下空间权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8-06-04 03:52

  本文选题:地下空间权 + 土地资源 ; 参考:《生产力研究》2011年04期


【摘要】:土地的立体利用在城市空间扩展的新模式中,已经日益普遍。从经济学的视野来看,地下空间权是对土地立体利用的产物,关于其立法模式与构建,传统的旧政策和老办法早已经不再适用,文章从问题表象入手,探究其产生的内在原因,找出各个环节中存在的缺陷,最后针对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建立地下空间权土地权利体系,明确不同空间的权属;对空间范围测量标准进行细则制定;对登记制度新旧过渡做好准备工作,以求达到促进我国地下空间权立法制度的完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另外,在经济学视野下,如何提高地下空间权的经济价值和利益也在文中有所阐述。
[Abstract]:The stereoscopic use of land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mon in the new mode of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the right to underground space is the product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use of land. The traditional old policies and old methods are no longer applicable to its legislative model and construction. Find out the defects in each link,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the defects, including: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the right to land in underground space, define the ownership of different spa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erfection of legislation system of underground space right and strengthen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we should make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ition of registration system between old and new. In addition, in the view of economics, how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value and interests of underground space rights i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作者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分类号】:F06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利明;;空间权: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胡正方;;论我国地下空间权建构的法律问题[J];政治与法律;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贤君,潘志成;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权[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陈平;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的完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郭继;票据质押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刘巍,叶少帅,徐利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规体系框架[J];地下空间;2005年02期

5 钱明星;我国用益物权体系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钱小平;业主公约法律性质之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张丽英;船舶优先权法律性质若干学说析[J];比较法研究;2004年04期

8 李富成;;中国语境中的物权法定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7年02期

9 黄辉;中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立法思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张庆华;朱秀英;;论抵押登记行业公示法律制度的统一[J];商业研究;2006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钟爱玲;;论《物权法》中的海域使用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刘灵辉;胡小芳;;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研究[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3 邵晖;;试论不动产登记的法律效力[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李晓斌;;创设地役权制度的现实意义思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5 赖野;黄雪莲;;商品房抵押的法律特征及风险防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6 范国平;;论让与担保制度[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世炳;中国城市国有土地产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2 孙佑海;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3 漆亮亮;财产税体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胡文涛;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转让的法律障碍——以交易成本为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梁亚荣;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6 吴清旺;房地产开发中的利益冲突与衡平——以民事权利保障为中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车裕斌;中国农地流转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8 叶浪;旅游资源经营权论[D];四川大学;2004年

9 柳琳;中国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李凤章;登记限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昭文;中国大陆与澳门地区土地出让、转让及征用制度比较研究[D];华侨大学;2000年

2 廖晖;国有企业财产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申建平;物权变动初探[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卢映群;消费信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清华;论物权的本质及其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尹新桥;论海商法中的留置权[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7 林馨;最高额抵押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张机慧;集体企业财产所有权探析[D];厦门大学;2001年

9 郑层林;《港口法》的港口经营人民事法律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10 张禹;船舶留置权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杨平;论空间权[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刘保玉;;空间利用权的内涵界定及其在物权法上的规范模式选择[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彭诚信,臧彦;空间权若干问题在物权立法中的体现[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4 赵怡;试论物权法中的空间权制度[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4年S2期

5 苗延波;;关于我国物权法中是否规定空间权的思考——兼评《物权法(草案)》中关于空间权的规定[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胡正方;;论我国地下空间权建构的法律问题[J];政治与法律;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远;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仅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09期

2 姜志德,姜爱林;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与原则[J];求实;1998年09期

3 潘家华;;论土地资源的价格基础[J];经济研究;1993年12期

4 陈小勇;段小燕;;土地当量交易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商业;2011年03期

5 王红;;土地生态价值核算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以常德鼎城区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1年12期

6 张方;;土地使用费的价值基础[J];价格理论与实践;1985年01期

7 于小东;;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中的地租和地价[J];经济科学;1988年05期

8 冯年华,王骅;试论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现代城市研究;1997年02期

9 周进生,孙长远;关于制定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费用定额问题的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99年Z1期

10 李义平;;创新就是创造稀缺[J];松州;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春才;;和谐生产力论[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专辑[C];2005年

2 王双贵;;荒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刘耀彬;杨新梅;周瑞辉;;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阻力研究述评[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梅燕雄;叶锦华;;地质资源概论[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13)[C];1998年

5 ;’94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名单[A];'94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6 闫海宏;;试论知识经济时代距离因子的作用[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7 华中煜;;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封志明;;关于资源科学发展与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A];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李义平;资源逼迫:经济增长模式提升的杠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2 黄冈市人民政府 王秋生;确立新的经营城市理念[N];湖北日报;2006年

3 ;中国经济改革的两大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玉;经济规律探索之路上的经世济民情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显成;资源效率革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婧;可耗竭性资源的经济增长理论[D];厦门大学;2007年

2 吕杰;土地资源环境价值核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郭成利;区域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张艳;环境系统再生产理论下的煤炭环境成本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昆昆;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犍为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75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75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9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