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渐进式制度变迁理论:比较政治学新制度主义的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8-06-05 10:25

  本文选题:比较政治 + 新制度主义 ; 参考:《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05期


【摘要】:对制度变迁问题的研究,除了解释制度变迁的原因,还应关注制度变迁发生的过程。早期新制度主义在分析制度变迁,特别是内生性的制度变迁方面,并不能显示出其应有的解释力。近10年来,一些学者提出,制度变迁问题不能仅限于对制度分析进行分类,而应该探寻制度变迁的因果解释链,以形成相应的理论。于是,一些学者提出了渐进式制度变迁理论。在笔者看来,尽管渐进式制度变迁理论仍存在诸多内在缺陷,但它无疑代表了比较政治学新制度主义的新进展。
[Abstract]:In addition to explaining the reason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 research on institutional chang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Early neo-institutionalism can not show its due explanatory power in analyzing institutional changes, especially the endogenous institutional changes. In the past 10 years, some scholars have proposed that the problem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al analysis, but the chain of causal explanation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should be explored in order to form the corresponding theory. Therefore, some scholars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gradual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my opinion,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many inherent defects in the theory of gradual institutional change, it undoubtedly represent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分类号】:F091.34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仲舒甲;;对当前欧盟研究的几点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张晨;何华玲;;新制度主义与政治学:缘起、整合及其中国语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张娟;;从边缘到中心:政治科学中政制研究的兴起[J];黑河学刊;2008年05期

4 肖f^;;政治学中新制度主义的新流派:话语性制度主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何俊志;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交流基础与对话空间[J];教学与研究;2005年03期

6 朱德米;当代西方政治科学最新进展——行为主义、理性选择理论和新制度主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7 张娟;;政制创新:功能、价值与理论框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张娟;;政治发展:研究脉络与语境变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李刚;;论制度的本性[J];理论与改革;2007年06期

10 张娟;;政制创新:功能、价值与理论框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姗姗;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D];复旦大学;2003年

3 郑大庆;行政组织信息系统接受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丁力;美国西进运动的制度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冯兴石;欧盟的“研究与技术开发”(RTD)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潘祥辉;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霍春龙;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域下制度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仲舒甲;多层次治理与制度理性:欧盟共同贸易政策决策研究[D];外交学院;2009年

9 宋国华;韩国政治转型中的政党政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王应密;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仲舒甲;欧盟共同外贸政策的制度分析[D];外交学院;2006年

2 文新娜;论自由政府间主义对新现实主义的超越[D];山东大学;2008年

3 胡艳秋;基于制度和资源视角的高校信息化应用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黄山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天韵;欧盟制度对政府间谈判的影响[D];南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国丽;;新形势下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8期

2 杨友才;;包含制度因素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叶朝付;任荣明;;制度变迁理论中的认识论问题[J];生产力研究;2005年11期

4 左金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之方法论整体主义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李志祥;潘华;;试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石敏;;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J];商场现代化;2009年11期

7 刘爱新;;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J];创新;2010年02期

8 胡飞龙;;制度、发展战略对经济绩效影响的评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5期

9 赵岳阳;;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利益集团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10 杨洪波;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启示[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依山;;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理论重构的初步尝试[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刘小怡;;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贺卫;;试论诺思的经济增长学说——制度变迁理论[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小怡;;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孙圣民;黄少安;;新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井田制的兴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孙圣民;;制度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最新进展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郭艳茹;;制度与经济增长,谁决定谁?——对近期制度研究重要文献的简单评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彭涛;;Acemoglu,Aoki与Greif三者之内生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杨友才;韦倩;黄少安;;引入制度因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绪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季晓莉;让公共管理的理性之光照进现实[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梁怡;演化博弈论视角下的制度变迁[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陆伟飞;信念:制度变迁的内在因素[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新经济史学先驱:道格拉斯·诺斯[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孙明泉 张雁;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及走向[N];光明日报;2006年

6 夏业良;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真实世界的有效途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赵文荣;经济变迁过程:知其然能否知其所以然[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刘成勇 秦广萍;新制度经济学与当代中国[N];经济日报;2004年

9 沈茫;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是什么?[N];中国审计报;2007年

10 徐秋慧;诺贝尔经济学奖40年[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巫威威;“适应性效率”理论的研究与创新[D];吉林大学;2008年

2 卢新波;论学习型体制转型[D];浙江大学;2005年

3 宋小敏;经济制度变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尧凤仁;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卢红岩;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程莉;制度变迁与生态环境变迁互动关系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6年

4 殷继烈;李约瑟之谜探析[D];复旦大学;2009年

5 王波;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省管县体制改革[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7 秦泗阳;制度变迁理论的案例分析——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袁鹏举;制度效用有限论[D];湘潭大学;2007年

9 张以荣;经济制度的配置结构及其效率分析[D];贵州大学;2006年

10 陈福娣;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比较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81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81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b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