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不等于“以民为本”——用马克思的异化观点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本文选题:以人为本 + 异化 ; 参考:《生产力研究》2011年05期
【摘要】:文章应用马克思的异化观点,以三鹿事件和"腾退宅基地"为案例,对"以人为本"的实践路径进行哲学层面的解剖和分析,来揭示我们这个社会在价值观层面上"以人为本"意识上需要提升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文章认为"三鹿事件"折射出我们这个民族在某种角度上对生命的淡漠,对"人"的模糊认识;"腾退宅基地"是对人民权利的减持,都不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形式。笔者认为,以人为本是以每一个人的共性为本,以每一个个体是否有尊严作为衡量标准。
[Abstract]:The article applies Marx's dissimilation point of view and takes the Sanlu Event and the "retreat Homestead" as a case to dissect and analyze the philosophical level of the "people-oriented" practice path to reveal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of the promotion of the "people-oriented" consciousness of our society at the level of values. The people of this nation are indifferent to life in a certain angle and have a vague understanding of "people". "To take off Homestead" is to reduce the rights of the people and is not a embodiment of "people-oriented". The author thinks that people based on people is based on the commonness of each individual, and the dignity of each individual is the measure of the digni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分类号】:F06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林;;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渊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8期
2 卜维乐;;科学发展观与当代社会价值取向的一致性[J];发展;2010年05期
3 王起;;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现代产权制度[J];消费导刊;2008年15期
4 万春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院精神文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0年05期
5 路晓波;;科学发展观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5期
6 程宇航;论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程言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人力产权诠释[J];探索;2006年04期
8 王萍;;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19期
9 姜小平;;刍议科学发展观的实质[J];职业圈;2007年11期
10 李明娟;朱传波;王庆材;张会;齐宪磊;;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素质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辛世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宋德勇;;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4 王世祥;;以人为本与科学的发展观[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5 陈晓娟;;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几点认识[A];“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冠国;;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初步研究与分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陶永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8 杨立英;;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9 高学栋;董蕾;;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与建设和谐企业[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10 涂亚峰;;以人为本,求是创新——全国第八届人学理论研讨会综述[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彦萍;坚持以人为本 持续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N];阿勒泰日报;2009年
2 李力 潞安集团总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N];长治日报;2009年
3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N];汕头日报;2009年
4 仁民言;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N];台州日报;2009年
5 赤峰车务段党委书记 霍如森 段长 陆海森;以人为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N];人民铁道;2009年
6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N];六盘水日报;2009年
7 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周丽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N];中国人口报;2003年
8 记者 赵慧琴;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N];新疆日报(汉);2004年
9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N];汕头日报;2009年
10 鄂玉江;为科学发展提供学理支撑[N];辽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玲;论“以人为本”[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长春;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人才强国战略[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传志;当代中国体育的科学发展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何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建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何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建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王钟伟;科技革命与国家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5年
8 王荣丽;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敬辉;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张兰初;邓小平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发展观[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明娟;以人为本与市场经济[D];新疆大学;2005年
2 李铁峰;当代社会发展观念的根本性变革—科学发展观[D];吉林大学;2008年
3 吕丹云;“以人为本”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D];厦门大学;2008年
4 李艳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探微[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徐健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李丽瑶;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林靖;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意蕴[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常丽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石[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潘红;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懿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86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86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