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估计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本文选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多种效应 ; 参考:《干旱区地理》2011年05期
【摘要】:选取甘肃省1991-2009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了甘肃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利用分解分析方法将甘肃省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以及技术效应,并以废气排放总量为例进行了定量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1)甘肃省"三废"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符合倒"U"型假设。其中,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均为单调递增的直线;废水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U"型曲线的左侧部分。(2)2002-2009年,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及技术效应分别为122.334 7%5、9.367 6%和-41.589 1%,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同环境污染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
[Abstract]:Based on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data from 1991 to 2009 in Gansu Province, an econometric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Gansu Province is established.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 of economic growth in Gansu Province is decomposed into scale effect, structural effect and technical effect by means of decomposition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of "three wastes" emissions in Gansu Province does not accord with the inverted "U" type hypothesis. Among them,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of waste gas discharge and solid waste production is a monotone increasing straight line, and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of waste water discharge is the left part of "U" curve, which is the scale effect from 2002 to 2009. The structural effect and technical effect were 122.334 and -41.589 1,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cale effect and the structural effect and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甘肃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省级重点学科资助项目《甘肃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耦合机制研究》(20091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六君,王大辉,方福康;中国污染变化的主要因素——分解模型与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3 张学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批评综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吴玉萍,董锁成,宋键峰;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2年02期
5 谷蕾;马建华;王广华;;河南省1985—2006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4期
6 邵波,陈兴鹏;中国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5年01期
7 赵雪雁;;产业结构生态预警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7年01期
8 赵芳;;吉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变迁——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8期
9 李红莉;王艳;葛虎;;山东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检验与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10 刘荣茂;张莉侠;孟令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J];经济地理;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玉苗;张涛;;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2 周宾;陈兴鹏;吴士锋;李杰兰;;中观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发展的稳健性研究——以甘肃省各市州发展情况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3 赵青林;毛伟;彭瑛;;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4 孙梁;王治江;王彤;夏广锋;;铁岭市经济发展与水环境质量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5 吴军年;王红;刘冠男;;嘉峪关市人均GDP与环境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定量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8期
6 张永明;翟禄新;宋孝玉;沈冰;;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研究[J];冰川冻土;2008年06期
7 蒋妮姗;李新;;苏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耦合关系的实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3期
8 马妍;朱晓东;;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江苏省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4期
9 储蓓蓓;;太湖流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7期
10 李艳;刘厚凤;王娇;;济南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实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晋海;;农民实质自由与农村环境保护[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蒋妮姗;李新;;苏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陶伯进;;论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及其实现战略[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4 罗介均;成官文;魏荣荣;梁凌;韦文渊;徐珊;;柳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5 梁流涛;诸培新;;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理及其管理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吴舜泽;逯元堂;朱建华;贾杰林;赵喜亮;;工业COD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7 尚敏;叶长兵;;云南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8 梁建忠;文冰;;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分析——以云南省为例[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9 李志强;刘春梅;;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的实证[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金巨刚;周生路;;主体功能区土地协调性空间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好孟;基于环境保护的我国绿色信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周龙;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4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董战峰;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6 田徵;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牛海霞;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郭嘉良;海岸带渔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随机梯度和规则集成评价预测[D];天津大学;2010年
10 董虹;论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之间的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娟;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关系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丽娜;我国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能源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薇;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谢森;基于水环境容量的巢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殷倩;海洋污染模拟与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建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梅燕;苏州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燕光华;苏州市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何俐莹;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我国绿色税收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莺;我国水污染责任保险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邹美凤;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及其实证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贤政,万静,高亳洲;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之间关系计量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吴玉萍,董锁成;北京市环境政策评价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2期
3 刘耀彬,李仁东;武汉市“三废”排放的库兹涅茨特征及原因探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4 邢秀凤,曹洪军,胡世明;青岛市“三废”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5期
5 胡明秀,胡辉,王立兵;武汉市工业“三废”污染状况计量模型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6 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7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2000年10期
8 吴开亚,陈晓剑;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06期
9 彭水军;包群;;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时序数据的经验分析(1985~2003)[J];当代财经;2006年07期
10 任建兰,张淑敏,周鹏;山东省产业结构生态评价与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思路[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海霞;经济快速增长阶段环境质量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谋军;贵州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类型研究——以遵义市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肃省[J];中国纺织经济;2003年01期
2 ;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发现30条储量巨大矿脉[J];黄金;2011年08期
3 王西琴;杜倩倩;何芬;冯迹;;湖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折点分析[J];生态经济;2011年07期
4 许燕;;中国城市硫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徐嘉艺;宋海峰;韩静静;;内蒙古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6 王良举;王永培;李逢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吗?——来自CO_2排放量的国际数据验证[J];软科学;2011年08期
7 陈延斌;陈才;;辽宁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9期
8 ;甘肃省出台14条措施扶持葡萄酒产业发展[J];工商行政管理;2011年14期
9 康珂;周幼曼;;二氧化碳排放与增长方式转变[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李斌;赵婷婷;倪睿;;甘肃民族地区发展中药产业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广宇;陈晓妮;王芳;魏强;;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2 魏建和;李先恩;高海泉;杨世林;程惠珍;;甘肃省甘草麻黄资源状况调查报告[A];濒危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张印红;王玉;冯新昌;;甘肃省0--6岁儿童血清Vit A缺乏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三届营养与肿瘤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4 杨彦明;董锁成;;甘肃省酒泉市观光农业发展研究[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姚朔民;;在甘肃省钱币博物馆开馆仪式上的贺词[A];甘肃省钱币博物馆开馆暨钱币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6 严江平;赵生龙;赵雪雁;;甘肃省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郭川;;甘肃省耕地变化灰色预测及对策[A];中国土地学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8 张志峰;;甘肃省钱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词[A];甘肃省钱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C];2001年
9 张治安;;甘肃省钱币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A];甘肃省钱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C];2001年
10 苏明贵;;甘肃省收费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化可行性实施方案研究报告[A];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丛笙;甘肃省成品油供应趋紧[N];中国冶金报;2004年
2 记者 王立强;甘肃省局:规范语言文字树行业新形象[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3 记者 郭兆锋 通讯员 尚琴萍;在农村建成9400多个“一会两站”[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4 秦锦丽邋陈安林;陈汉任甘肃省地矿局局长[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5 陈华;甘肃省GDP首次突破2000 亿[N];甘肃日报;2006年
6 记者 文洁 实习生 李锦泽;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成立[N];甘肃法制报;2006年
7 记者 王朝霞 白德斌;甘肃省旱情汛情形势严峻[N];甘肃日报;2006年
8 郭德峰;甘肃省天水粮油储备库有限公司揭牌[N];天水日报;2006年
9 林爱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多种效应及应用[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年
10 记者 苟保平 实习生 沈丽莉;甘肃省隆重表彰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N];甘肃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凤伟;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2 黄海峰;珠三角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及GIS技术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3 白露;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仿真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尚季芳;民国时期甘肃毒品与禁毒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杜玉良;甘肃省铜矿主要类型与勘查前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6 柳小妮;甘肃省草地蝗虫预测预报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7 刘庆广;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黎仕明;清代甘肃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D];四川大学;2007年
9 冯菁;丰裕中的贫困[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闫升好;甘肃大水特大型富赤铁矿硅质岩型金矿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艳红;基于格网GIS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阿拉坦巴根;甘肃省城市高中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公成;甘肃近代新闻与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李琨;甘肃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集群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晶;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浙商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D];兰州大学;2009年
6 刘海兵;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笑忱;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立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杨关义;甘肃省地方政府规模和人员编制控制问题分析[D];兰州大学;2007年
9 戴亨钊;甘肃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10 惠树鹏;甘肃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87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87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