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条件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在小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估算中的应用——以安徽省秋浦河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09 17:22

  本文选题:生态补偿标准 + CVM法 ; 参考:《水土保持通报》2012年04期


【摘要】:以安徽省南部长江一级支流秋浦河为例,采用文献分析、实证调查、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机会成本法估算出2009年秋浦河流上游机会成本为60 166.35万元。基于条件价值法(CVM)得出下游的最大支付意愿(WTP)为5 623.64万元。通过估算结果分析,对两种方法的利弊进行了评述。依据半市场理论、生态学的"时空有宜"律、借鉴欧美国家成功经验,结合秋浦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居民收入、支付意愿实际,提出分初始补偿与成熟补偿两个阶段进行生态补偿的观点。初始补偿标准为石台县林木直接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直接投入之差,即23 482.69万元,成熟补偿额为机会成本的全部。
[Abstract]:Taking the Qiupu River, a first tributary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the south of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Qiupu River upstream in 2009 was estimated to be 601.6635 million yuan based on the opportunity cost metho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conditional value method (CVM), the downstream maximum willingness to pay (WTP) is 56.2364 million yua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methods are review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stimated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semi-market theory, the law of "space and time is appropriate" in ecology,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used for referenc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Qiupu River Basin i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income and willingness to pay of residents. The viewpoint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put forward, which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initial compensation and mature compensation. The initi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rect economic benefit of trees and the direct inpu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Shitai County, that is, 234.8269 million yuan, and the mature compensation amount is the whole opportunity cost.
【作者单位】: 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研究课题“基于‘外部性理论’条件下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实施途经研究:以秋浦河为例证”(2010sk502zd)
【分类号】:X196;F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军,范建峰,虎陈霞,张勃;兰州市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总经济价值评估[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2 刘增进;张钰婧;常凤兰;潘乐;;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价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4期

3 张乐勤;许信旺;曹先河;荣慧芳;;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实证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2期

4 张俊杰,张悦,陈吉宁,张天柱;居民对再生水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6期

5 郭益军;吴惠璇;林宙峰;;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6期

6 王翔;付川;潘杰;程聪;;三峡库区一级支流苎溪河流域公众环保意识及支付意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7 岳立;高新才;张钦智;;西部城市大气污染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以兰州市为例[J];社科纵横;2010年09期

8 张乐勤;许信旺;曹先河;荣慧芳;;小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0期

9 李莹;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问卷设计技术[J];环境保护科学;2001年06期

10 张志强,徐中民,龙爱华,巩增泰;黑河流域张掖市生态系统服务恢复价值评估研究——连续型和离散型条件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超君;吕连宏;;公众对突发性污染事故风险支付意愿的实证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梁佩韵;罗永剑;丁慧彦;;山西省汾西矿区大气污染健康损失估算[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3 张翼飞;金慧慧;;环境公共物品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上海城市内河水质改善价值评估的实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石惠春;杨二俊;;石羊河流域下游生态系统服务恢复价值评估——以民勤绿洲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向前;毛显强;张胜;;生态破坏损失价值评估框架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周国梅;张楷;;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经济评价方法初步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7 孔琼菊;方国华;马秀峰;;柘林水库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王立;王强;马放;温沁雪;伊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许丽忆;叶民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黄湘;李卫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群;水,,一个沉重的话题[N];安徽日报;2001年

2 张蕾 张志涛 谢晨;城镇居民生态意识增强 义务支付意愿差距明显[N];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

3 ;告诉你一组信息[N];大众科技报;2000年

4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安徽省重点流域水质月报(11月份)[N];安徽日报;2005年

5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安徽省重点流域水质月报(2月份)[N];安徽日报;2006年

6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安徽省重点流域水质月报[N];安徽日报;2006年

7 ;安徽省重点流域水质月报(5月份)[N];安徽日报;2006年

8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安徽省重点流域水质月报(6月份)[N];安徽日报;2006年

9 胡大源(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京沙尘暴的经济学分析[N];北京日报;2000年

10 胡大源;北京沙尘暴的经济分析[N];经济参考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蕾;矿产开发生态补偿理论与计征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李英;基于居民支付意愿的城市森林生态服务非政府供给方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3 高阳;京郊河溪近自然生态评价及其治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袁平;农业污染及其综合防控的环境经济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杨志新;北京郊区农田生态系统正负效应价值的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6年

6 张毅;生态主义视角下的政策分析理论初探[D];吉林大学;2006年

7 苏铁;上海市九段沙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保护与开发前景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郑海霞;中国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王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资产价值评估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刘青;江河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波;滇池治理工程支付意愿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左锋;基于CVM的农业污染健康损失估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3 赵进;流域生态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王胜男;基于支付意愿的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5 李勇;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收费政策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6年

6 单兰波;淮南市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7 尹春荣;油气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乐;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及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高u!;山东省典型污染行业生态补偿标准案例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冯庆;农村生活污染特征与公众环境意识调查[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00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00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4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