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和环境压力互动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
本文选题:城市化 + 经济增长 ; 参考:《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01期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1985—2005年间宁夏城市化、人均GDP以及环境压力的变化趋势。基于此,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通过分析城市化与人均GDP,以及环境压力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因果关系及其强度,阐释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和环境压力在时序维度上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特征,结果表明:宁夏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两者之间还未形成良性互动;城市化与环境压力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城市化对环境压力的增大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且在短期内降低环境压力的难度较大。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trend of urbanization, per capita GDP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 Ningxia from 1985 to 2005. Based on this, the cointegration test,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GDP per capita, and the long-term and short-term causality and intensity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variables.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 time se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Granger causality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Ningxia, and there is no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There is a one-way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Urbaniza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ncrease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and it is difficult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 the short term.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佛蒙特大学Gund生态经济研究所;兰州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1061)
【分类号】: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方创琳;杨玉梅;;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J];干旱区地理;2006年01期
2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年02期
3 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2期
4 李金昌;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9期
5 王如松;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0年05期
6 冯维波;;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内在逻辑[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1期
7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宁;廖铁军;;基于能值分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2 焦华富,徐殿忠;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对策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焦华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征及其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4 陈彦光,周一星;豫北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5 陈彦光,周一星;基于RS数据的城市系统异速生长分析和城镇化水平预测模型: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6 陈彦光,周一星;城市等级体系的多重Zipf维数及其地理空间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7 陈彦光;中心地体系空间结构的标度定律与分形模型——对Christarller中心地模型的数学抽象与理论推广[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陈彦光,周一星;基于三角点阵模型的自组织城市网络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张雪花;郭怀成;张宏伟;;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分形特征分析及其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卢培元,卢宁;北京: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特殊城市[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杜发春;;中国民族地区的城镇经济与城镇文化[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2000年中期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琳瑜;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佘济云;长株潭地区城乡一体现代林业系统构架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3 郭清和;广州市城市森林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4 王国栋;地域生态经济规划原理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力;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苗连山;大连市城市生态系统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8 田光进;基于遥感与GIS的9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9 董宪军;生态城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毛志雄;中国城区经济论[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丽;上海沿海地区水环境演变及城市化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芳;兵团现代农业与资本市场耦合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6年
3 赵威;郑州市生态系统分析、评价与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4 李瑞改;三峡库区城市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云;城市化与生态化视角的生态城市建设机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姚永春;高速公路产业带形成机理及其边界划分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7 张军强;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效果的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8 吴映梅;区域聚落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9 张春歧;转型时期农村城镇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10 王有为;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东刚;消费需求变动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周海丽,史培军,徐小黎;深圳城市化过程与水环境质量变化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3 方一平,陈国阶;成都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5期
4 刘耀彬,李仁东;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及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5 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6 姚士谋;陈振光;;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策略的综合分析[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7 毛蒋兴,阎小培;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4期
8 杨保军;;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与新生[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6期
9 周一星;城市发展战略要有阶段论观点[J];地理学报;1984年04期
10 毛汉英,高群,冯仁国;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约束下的支柱产业选择[J];地理学报;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真真;李善同;葛新权;;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2 吕晓刚;论第三产业的环保型经济增长[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3 维杰·维塞斯瓦伦 ,张子;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01期
4 王颖;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城市生态文化建设[J];中国环境管理;2004年01期
5 吴诗荣;武汉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05年07期
6 王晓华;;河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6年22期
7 李国柱;;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面板数据单位根的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何玉宏;冯韵东;;生态现代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环境保护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9 侯培强;任s,
本文编号:2006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0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