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谱系及其超越——以新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
本文选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新制度主义 ; 参考:《学习与实践》2014年10期
【摘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日益成为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在梳理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践中发现,制度化是阻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有序推进的重要因素。因此,从新制度主义视角提出改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化策略与路径,对我国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化进程,促进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新制度主义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以增强其理论解释力和生命力。
[Abstract]:Government purchase of public services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innovate social management and public services. In combing the practice of government purchase of public services, it is found that institution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hindering the orderly promotion of government purchase of public services.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o-institutionalis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and ways to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government purchase of public services,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government purchase of public services and promote soci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service innovation. 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also needs to be perfected and innovated in practice in order to enhance its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and vitality.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差异性均衡权力体系架构下社区社会治理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4BSH011);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转型社区及其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4CSH002)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社会学项目”(编号:B501)的阶
【分类号】:F091.349;F81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苏明;贾西津;孙洁;韩俊魁;;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J];财政研究;2010年01期
2 李海平;;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律规制的问题与对策——以深圳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胡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理论逻辑与制度现实[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06期
4 唐兴军;齐卫平;;政治学中的制度理论综述:范式与变迁[J];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5 徐永祥;;政社分工与合作:中国社区建设体制改革创新的根本要件(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8年01期
6 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7 王诗宗;宋程成;;独立抑或自主:中国社会组织特征问题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8 叶托;;超越民营化:多元视角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J];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爱荣;戴剑;倪娜;;“草根型体育社团”形成的社会学归因与发展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2 王旭辉;;结构洞:陷入与社会资本的运作——竞争者的社会网络结构理论[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2期
3 林杰;知识论传统与学术自由的合法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4 阎凤桥;学术劳动力市场的特性与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聘用制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5 林杰;;组织理论与中国大学组织研究的实证之维——读《大学组织与治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6 冯向东;;不确定性视野下的教育与教育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3期
7 丁小浩;;基于制度创新实现的帕累托改进——北大平民学校模式的效率机制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8 郭建如;阎凤桥;;北大教育管理研究:学科制度化的回顾与反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9 闫引堂;;教育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基于问题史的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2期
10 沈千帆,肖楠;发展中的全球行政改革——动因、理论变迁与经验启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宇;;“警察”职能异化的组织学分析——来自于沿海发达地区N区和H区的调查[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丘海雄;梁倩瑜;徐建牛;;国有企业组织结构改革的逻辑——对广州一家国有企业的个案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3 王宇露;黄中伟;;海外子公司东道国网络结构、社会资本与网络学习效果——社会资本是中介变量吗?[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范剑文;;研究中国媒体制度变迁的两个理论范式[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燕;;公共管理研究:传统与前沿——一个学科框架的描述[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南豪峰;;乡村病人的医治:神祗、社会资本与医学专家的共同参与[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梁波;刘玉照;王海英;;地方治理结构的转型与农民工待遇制度范式的变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8 李双龙;;国家与市民社会视阈下失地农民的抗争[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喻剑利;;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缺陷及其纠正[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弘;;沈阳市各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律规制完善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史宝康;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钦约;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家创业能力和创业绩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仁江;企业文化、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勇;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纪新光;新公共管理背景下我国服务型政府实现途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吴晓瑾;新经济组织党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青少年事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蒋颖;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法治思考[D];江苏大学;2010年
6 马海燕;青岛港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朱海宁;西方行政权控权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葛肖麟;“成功”选举背后的居委会行动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腾;企业私下战略行为的规制合法性形成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马坤山;寿光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前程;制度主义的演进与复兴——政治学中的制度理论述评[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苏明;贾西津;孙洁;韩俊魁;;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J];财政研究;2010年01期
3 陈明明;行为主义革命与政治发展研究的缘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陈敬德;何世晖;;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提供的制度安排[J];福州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5 包国宪;孙斐;;演化范式下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性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6 敬NB嘉;;社会服务中的公共非营利合作关系研究——一个基于地方改革实践的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05期
7 胡杨成;蔡宁;;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08期
8 唐文玉;;如何审视中国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J];公共行政评论;2012年04期
9 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何俊智;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05期
10 罗燕;;教育产业化的制度分析——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视角[J];教育与经济;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忠华;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研究的三大范式[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2 周振华;新制度主义的崛起[J];社会观察;2003年02期
3 黎明;;公共治理之道——新制度主义途径述评[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4 马建斌;;西方新制度主义的制度观述要[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2期
5 王珍珠;;浅析新制度主义的产生背景及流派[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9期
6 张辉;;新制度主义理论略述[J];商业时代;2013年15期
7 罗昆;李道先;;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经济学与社会学的释读与整合[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62期
8 陈欣;黄维德;;迎合行为的概念性分析框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卓越;张珉;;新制度经济学的新发展与政治学新制度主义:比较与启示[J];经济学家;2008年04期
10 胡祖光;张铭;;何谓“制度企业家”? 谁会成为“制度企业家”?——来自组织新制度主义的观点[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志林;;新制度主义理论范式及其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杨龙;;西方的新制度主义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分析(发言提纲)[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朱富强;;分工和交易相结合的企业解释——古典主义和新制度主义的一个比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范子墨;新制度主义:西方政治学新发展的基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赵可金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政治的“新制度主义革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常欣欣;新制度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契合[N];学习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雪松;政治世界的制度逻辑[D];吉林大学;2010年
2 邓念国;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民营化:新制度主义的视角[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心;欧洲立宪与新制度主义的发展[D];山东大学;2008年
2 陈建华;新制度主义政治理论评析[D];厦门大学;2001年
3 胡胜利;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税收执法公平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菲菲;学校改进的新制度主义学派视角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欣;从古典法律自然主义到新制度主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黄山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田恒;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曾云敏;有限理性和制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慧材;马克思与新制度主义企业理论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苗婷婷;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跨区域治理的制度设计研究—新制度主义的视角[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27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27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