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的解决之道
本文选题:凯恩斯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参考:《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01期
【摘要】:正当美国财政部部长蒂姆西·盖特纳飞赴韩国庆州参加10月底举行的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他的脑海里考虑满是历史问题。通货紧缩和以邻为壑式的货币贬值带来的双重威胁已经
[Abstract]:As U.S. Treasury Secretary Timothy Geithner flew to Gyeongju, South Korea, for a meeting of G20 finance ministers and central bankers at the end of October, his mind was filled with historical questions. The twin threats of deflation and beggar-thy-neighbour devaluation have
【分类号】:F091.3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园晨;凯恩斯学说能否适用于我国[J];财贸经济;1982年02期
2 ;大事记 1982年12月1日——1983年1月31日[J];世界经济研究;1983年02期
3 刘非夷;凯恩斯体系的“合理”因素及其历史命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89年01期
4 周明生;凯恩斯的生产均衡理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节[J];唯实;1991年06期
5 刘涤源,王诚;“两个剑桥之争”述评(上)[J];财经科学;1994年06期
6 唐永贵;凯恩斯对货币理论的根本变革[J];世界经济文汇;1994年06期
7 郑光中;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及其方法论述评[J];岭南学刊;1997年02期
8 张延;西方经济学中的危机、革命和综合[J];经济科学;1998年01期
9 蔡剑英;凯恩斯主义与现代政府的经济干预[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10 J·W·内维尔 ,罗高屏;凯恩斯之后六十年澳大利亚的财政政策[J];经济资料译丛;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兴起;;凯恩斯逝世60周年之际的反思[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张昌廷;张蕾;;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与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的区别[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仙娥;王萍;;马克思和凯恩斯对“危机成因”的分析比较及启示——兼谈对“萨伊定律”的批判[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方兴起;;西方经济学的二重性质[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5 夏年喜;;试析凯恩斯概率逻辑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6 王庆安;;美国军事凯恩斯主义经济的根源及经济形态[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璐;;有效需求问题探源:马克思和凯恩斯[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江可申;;自辟蹊径的历史考察——凯恩斯关于消费不足说的经济思想史研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9 胡日东;李光泉;王志江;;货币贬值对国际贸易中成本依赖汇率的企业产量决策和国家关税税率的影响[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10 刘伟;;凯恩斯管理货币理论评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邱兆祥;培育中国的凯恩斯[N];金融时报;2005年
2 梁捷;向真正的经济学大师致敬[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苏渝;股市突围要出绝招[N];上海金融报;2009年
4 梁静 编译;凯恩斯植物园[N];中国花卉报;2003年
5 黄小鹏;一个普通中国人对萨缪尔逊的纪念[N];证券时报;2009年
6 江磊;凯恩斯的投资理念[N];期货日报;2003年
7 刘逖;名利双收的儒商凯恩斯[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8 温生;凯恩斯失灵[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9 贾玉革;凯恩斯干预者的际遇[N];中国经营报;2003年
10 康慨;凯恩斯大传完成[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学伟;基于需求视角的货币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施t 娅;货币、金融国际化与经济金融化传导关系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3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4 布仁吉日嘎拉;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李智;货币金融版图的国际区域扩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涂菲;国际关键货币的条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赵长峰;国际金融合作中的权力与利益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莉莎;从国际合作困境看《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变革思路[D];暨南大学;2009年
10 娄季芳;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磊;论凯恩斯的高消费伦理思想[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高婷婷;储蓄—投资差异对中国贸易不平衡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张志锋;战国货币列国间流通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凌健;我国网络虚拟货币现状与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徐清;马克思与凯恩斯利息理论的分野与耦合[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睿;历史问题对中韩日三国关系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周宇;IMF的援助方案与金融危机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D];吉林大学;2005年
8 辛玫;美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系探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欧阳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危机救助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钱鑫;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维克赛尔传承[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61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61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