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哲学在中国的兴起、历程及意义
本文选题:经济哲学 + 改革开放 ; 参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经济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逐渐兴起。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和市场经济的深度推进是经济哲学兴起的深刻现实根据,而"哲学贫困"和"经济学贫困"并存情状是经济哲学兴起的重要学术背景。经济哲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初始起步、蓬勃发展和丰富深化三个阶段。深化经济哲学研究对于重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传统、实现哲学和经济学的"脱贫"以及推动当代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As a new subject, economic philosophy has gradually risen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deep promotion of market economy are the profound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rise of economic philosophy, and the coexistence of "philosophical poverty" and "economic poverty" is an important academic background for the rise of economic philosophy.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philosophy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initial development, vigorous development and enrichment and deepening.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epen the study of economic philosophy for rebuilding the tradition of Marxist economic philosophy, realizing the "escape from poverty" of philosophy and economics, and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08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1BZX0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20024) 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08SG47)
【分类号】:F0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先庆;经济哲学初探[J];探索;1989年01期
2 黄卓炎 ,彭正穗 ,李格非 ,朱书刚;试论经济哲学及其对象和特点[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韩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经济哲学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觅;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岳云;经济哲学的出现是时代的需要[J];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55期
2 ;经济哲学:当代哲学与经济学的联姻[J];资料通讯;1997年04期
3 马广奇;;经济哲学:西方的演绎与中国的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7期
4 高道才;;构建经济哲学是时代的迫切需要[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黄家瑶;;经济哲学在我国的兴起[J];企业导报;2000年02期
6 刘修水;经济哲学刍议[J];人文杂志;1994年04期
7 ;经济哲学是对市场经济的理性思考[J];领导之友;1994年04期
8 史瑞杰;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暨当代中国经济哲学研讨会记要[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9 金智言;略论经济哲学研究的意义及方法[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10 阎献晨;经济哲学:当代哲学与经济学的联姻——关于近期经济哲学研究述要[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华;刘清纪;;《资本论》作为为经济哲学的普遍意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蔡天新;;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与中国的改革开放[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光文;;试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当今的改革开放[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4 刘志广;陆贻清;;发展经济哲学 推动理论创新——市哲学学会、市经济学会等承办全国经济哲学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蔡秀玲;;马克思的“中间阶层”思想与改革开放后中国“中间阶层”研究[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洪银兴;;闭幕词[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7 洪银兴;;开幕词[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8 宋冬林;;闭幕词[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9 卫兴华;;开幕词[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10 钱伯海;;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巨大创新[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评论员 新望;评价经济学家首先要了解改革史[N];经济观察报;2005年
2 耶罗;经济哲学呼唤道德回归[N];中国工商报;2000年
3 李跃;慎提“后改革开放”概念[N];北京日报;2003年
4 梁怡;经济哲学致力求解发展为了什么[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吴德勤;从哲学高度剖析经济现象[N];社会科学报;2001年
6 宫敬才邋(本报书评人);经济学教科书应该怎样写?[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邓聿文;高尚全在改革漩涡中倡导人民社会主义[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关于资本历史形态[N];中国证券报;2006年
9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N];国际商报;2007年
10 逄锦聚;论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悦;回归经济的本质[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2 丁刚;科学发展观的消费观意蕴——科学消费观的构建与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博;脱贫经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廖小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经济公正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绍伟;论国企改革中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唐黎;从经济哲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定位[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3 赵亚丽;论《管子》的经济哲学思想[D];华侨大学;2007年
4 熊孟强;江泽民经济哲学思想初探[D];湘潭大学;2008年
5 方东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秋云;人是经济的主体[D];厦门大学;2009年
7 景春梅;司马迁与亚当·斯密经济思想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朱高鹏;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张超;经济认识的结构[D];山西大学;2007年
10 李连军;对诺思悖论的经济哲学追问[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70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70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