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比较
本文选题:流域生态补偿 + 补偿标准 ; 参考:《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1年06期
【摘要】:根据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的3种类型,即跨界流域生态补偿、跨界流域污染赔偿与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总结为跨界断面水质水量生态补偿和水源地保护的生态补偿2种方法。通过对已有实践和研究方法的总结,分析各种核算方法的内涵和特征,认为跨界断面水质水量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适用于水体污染严重和跨界影响问题突出、上下游经济发展差距不大的流域,水源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适用于上下游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水源地区域。
[Abstract]:According to three types of watersh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China, namely, transboundary watersh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transboundary watershed pollution compensation and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The standard accounting method of watersh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China is summarized a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cross section 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exist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accounting methods are analyz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standard accounting method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ransboundary cross-section is suitable for serious water pollution and the problem of transboundary impact is prominent.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accounting method of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water source areas wher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upper and lower reaches is large.
【作者单位】: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080903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9CB421106)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633-03)
【分类号】:X196;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郑海霞;张陆彪;;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定量标准研究[J];环境保护;2006年01期
2 张惠远;刘桂环;;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J];环境保护;2006年19期
3 葛颜祥;梁丽娟;接玉梅;;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与运作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09期
4 刘玉龙;许凤冉;张春玲;阮本清;罗尧增;;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模型研究[J];中国水利;2006年22期
5 胡熠;;论构建流域跨区水污染经济补偿机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9期
6 欧阳志云,王如松,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7 刘桂环;张惠远;万军;王金南;;京津冀北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军连,李宪文;生态资产估价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土地科学;2003年03期
2 蔡邦成;陆根法;陈小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南京市土地利用评价中的运用[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4期
3 岳书平;张树文;闫业超;;东北样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7年08期
4 孙宁涛;李俊涛;;城市湖泊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5 贾良清,欧阳志云,张之源;生态功能区划及其在生态安徽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王建;祁元;陈正华;马明国;李净;黄春林;;基于遥感技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模型研究[J];冰川冻土;2006年05期
7 郭平波;刘p,
本文编号:2093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93025.html